【易邦大数据】2023年上半年水禽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2023-10-31 04:45:53 产品资讯

  通过水禽群体临床表现、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监测等方法,结合2023年上半年全国水禽重点疫病检验测试的数据,对水禽疫病动态进行规律性分析,同时对目前疫病流行现在的状况进行预警,供广大水禽养殖企业和相关研究人员参考。

  2023年1-6月从山东、河南、辽宁等29个省份采集的临床样品共11975份(图1),样品采集工作主要由青岛易邦技术团队完成,所采集的样品通过实验室细菌分离、RT-PCR检测、测序及同源性比对等方法,对2023年上半年我国水禽主要疫病流行情况做监测和分析。

  通过统计不同疫病阳性率,分子检验测试方面MDRV对水禽各群体均易感,小日龄危害严重;免疫抑制/垂传类(细小、DHV等)检出率居高不下;细菌性疫病浆膜炎较2022年检出明显增加。

  肉鸭肉鸭在所有疫病中MDRV检出率最高,除前期(<21d)发病造成高死亡外,其对整个养殖过程造成持续影响,表现为免疫抑制、生长抑制,或继发其他疫病等;另外肉鸭浆膜炎分离率为35.61%,远高于其他细菌性疫病。

  蛋/种鸭均以细菌性疾病为主,近年来产蛋鸭DHV检出增加,一些案例主要体现为对产蛋性能的影响,因此,需持续关注其对大日龄蛋/种鸭的影响。

  半番/番鸭今年以来番鸭细小病毒感染持续增加,主要体现为小日龄雏鸭不能站立、腹泻、生长不良等,感染鸭群易继发细菌感染。另外DAdV检出率较2022年显著增加,发病急,死亡快,对番鸭危害较大。

  鹅鹅星状病毒检出率最高,部分阳性病例痛风现象不明显,主要体现为死淘增加、生长不良等,日龄越小危害越大。

  2023年上半年与2022年相比,水禽细小阳性检出率小幅增长,从3月份开始均保持较高检出率(图4)。

  各品种的水禽对水禽细小病毒均易感,其中番/半番鸭最阳性检出率最高;南方福建、江西等番/半番鸭主产区以及安徽等地细小病毒感染风险较高;小日龄(0-6周龄)雏禽感染风险最高,往往伴随高死淘率,多为垂直传播。(图5)

  水禽细小除引起雏禽发病造成较高伤亡外,还可引起感染群体免疫抑制,临床常与其他混感,其中与MDRV混感比例最高。(图6)

  本病一旦发病,往往造成不可逆的影响;临床防控需加强生物安全,切断传播途径的同时,需做好“种商一体化”预防。

  2023年上半年检测MDRV阳性样本相较于2022年同期,MDRV检出率明显提高。(图7)

  MDRV各品种各品种均易感,其中番/半番、肉鸭最易感;山东、江西、江苏等水禽主产区MDRV病毒感染风险较高;0-6周龄雏禽感染风险最高,往往伴随高死淘率,耐过禽易形成“僵鸭”,生长受阻。

  MDRV测序结果为,目前新型MDRV在肉鸭群流行比较普遍,其次是番鸭,2023年上半年鹅感染案例均为经典型,新型未检出。(图9)

  MDRV感染日益严重,发病率、死亡率与日龄紧密关联,日龄越小发病越严重,并可造成免疫抑制,导致水禽抵抗力差,易混感其他病毒或细菌。(图10)

  MDRV可在种禽隐形传播,亦可通过种蛋、蛋框、运输等环节污染孵化场,导致雏禽感染。针对MDRV需重视“种商一体化”防控,加强种禽免疫和疫病监控,同时注意孵化环节的生物安全,预防病毒的经蛋传播,减少雏禽感染风险。

  2023年上半年检测DHV阳性与2022年同期相比,DHV检出率大幅度提高。(图11)

  DHV对小日龄肉鸭危害最大;阳性率方面肉鸭居于首位,可能与送检样本数量有关;现阶段山东、安徽、内蒙古等白羽肉鸭主产区DHV病毒感染风险较高。(图12)

  近期DHV的发生多以3型为主,1型也有特殊的比例感染;临床有突破日龄抵抗力的趋势。(图13)

  DHV以消化道接触传播为主,避免病毒污染饮水、器具,全进全出、出栏后彻底清洗消毒,避免本病反复发生;同时采取种商一体化防控:肉鸭使用高质量抗体预防和治疗;种鸭可配合使用灭活疫苗等防治种鸭产蛋下降,并通过母源抗体垂直保护商品代。

  与2022年同期相比,水禽细菌病检出率居高不下,且有较大幅度增长,其中浆膜炎(鸭疫里默氏杆菌,RA)检出率明显地增加。2023年上半年RA检出率相较于2022年大幅度的提高。(图14-15)

  各品种均易感RA,其中肉鸭、番鸭最易感;全国所有水禽主要产区均有较高感染风险;统计多个方面数据显示0-6周龄雏禽感染风险最高,大日龄水禽感染较少。(图16)

  RA鉴定分型结果为,目前主要流行血清型为2/6/7/YB10型,其中7型最常见。(图17)

  统计临床药敏结果显示,RA对氟苯尼考和复方阿莫西林等抗生素较为敏感;因细菌性疫病耐药性存在很强的菌株和地域差异性,临床应用中要结合养殖情况(病史、发病日龄、治疗情况、药敏、种群等)来合理选用抗生素(药物使用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图18)

  免疫接种是目前预防RA最有效的措施,鉴于国内RA的血清型较多且各型之间不能交叉保护,建议选用多价疫苗进行免疫;同时也加强饲养管理,做好生物安全的同时,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减少继发感染。

  鹅星状病毒鹅星状病毒带毒普遍,在鹅所有病毒性疫病中检出率最高;雏鹅发病较多且损失严重,且临床通风症状不明显;目前通过临床检测显示属于2种基因型鹅星状病毒感染引发,无特效治疗方案;同时要关注星状病毒和经典MDRV的混感现象,往往加重病情变现,造成重大伤亡。

  坦布苏(TMUV)虽然现阶段坦布苏病毒检出率较低,但同样不可放松警惕,2022年以来的阳性病例显示坦布苏对雏禽的影响有拓展趋势,表现为40~50天雏鹅不明症状死亡;同时要关注坦布苏对蛋/种禽产蛋性能的影响,以及隐形传播;做好疫苗防控,减少发病风险。

  国内外高致病性禽流感(H5亚型)感染形式依然严峻。欧美国家大量报道野禽、野生哺乳动物感染案例,我国7月28日农业农村部通报西藏爆发一列野禽H5N1感染案例;随着秋季候鸟迁徙季节的到来,将极大增加H5亚型禽流感感染风险。

  水禽垂直传播疫病(圆环、MDRV、细小、星状等)高发。种禽带毒普遍,造成商品代饲养难度大,疫病防控形势复杂,极度影响生产性能。在防控上应加强种源质量管控,加强防疫意识,提高商品代的饲养环境与母源抗体水平,落实“种商一体化”防控。

  水禽呼吸道疾病多发,且呈现急速增长趋势。主要体现为“黑肺”、气管出血、气管堵塞、气囊炎等,病原多以细菌性疾病(大肠杆菌、鸭疫里默氏杆菌)并发症为主。在重视病因分析的同时,需加强饲养管理,以及舍内微环境的调节,减少呼吸道疾病诱发因素(有害化学气体、粉尘、冷热应激、免疫应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