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更适合中国T2DM患者的胰岛素治疗方案是?

2024-01-07 03:07:42 产品资讯

  既往研究多个方面数据显示[1,2],在2型糖尿病 (T2DM) 进展过程中,餐后血糖较空腹血糖升高更早、更快,患者有可能会出现多餐餐后血糖升高的问题。此外,中国人群常以高升糖指数的富含碳水化合物的精制米面为主食,餐后血糖升高较欧美人群更为显著。

  本次,“医学界”特邀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张程教授就中国人群饮食结构及餐后高血糖管理作进一步的解读与分享。

  医学界:中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不一样的地区的饮食上的习惯也各有不同。能否请您谈一谈不同食物和饮食结构对餐后血糖有何影响?

  食物对餐后血糖的影响可以从升糖指数和升糖负荷两个维度进行评价 [3] 。

  升糖指数反映了某种食物与葡萄糖相比升高血糖的速度和能力,其仅仅说明了食物升糖的快慢,却未考虑到食物摄入量对血糖的影响。

  升糖负荷则是用食物中碳水化合物的克数乘以升糖指数再除以100,将升糖指数与食物摄入量整合为一个数值,能更真实全面地反映食物对餐后血糖的影响。

  2)此外,食物的工艺流程也会对升糖指数和升糖负荷产生一定的影响[5]。以亚洲人普遍食用的大米为例:烹调时间越长,升糖指数越高;煮熟的大米比蒸熟的大米升糖指数更高;磨碎的大米(米粉)呈现更小的颗粒,升糖指数更高。

  3)脂肪和蛋白质虽然升糖指数较低,但易出现延迟的升糖效应[6],因此食物中脂肪和蛋白质含量也会对餐后血糖峰值以及胰岛素需求产生影响。

  4)进食顺序也会对餐后血糖产生影响,研究结果为[7]:最后进食碳水化合物会使餐后血糖增幅最小,血浆胰岛素水平波动最小。

  临床实践中,许多T2DM患者更多表现为餐后血糖升高。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餐后高血糖与多种不良事件/疾病相关。

  国内外研究显示[8-10],当血糖水平较高时,即糖化血红蛋白(HbA1c)8.5%,空腹血糖对总体血糖的贡献度更高;但当HbA1c越接近达标时,餐后血糖的贡献度越突出。一项Meta分析[11]对11个临床试验分析后发现:与空腹血糖相比,餐后血糖与总体血糖的相关性更为显著;在没有HbA1c测量值时,餐后血糖能够更好地预测整体血糖的控制情况。

  此外,相对于慢性持续的血糖升高来说,血糖波动更加剧氧化应激对机体的损伤。而餐后高血糖是血糖波动的主要组成之一。因此在关注患者平均血糖的同时,应同样重视减少血糖波动,而控制餐后高血糖,是减少血糖波动的重要措施[12]。

  研究显示[13,14],与空腹血糖水平相比较,餐后2h血糖水平可以更好地预测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此外,流行病学资料显示餐后血糖可预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进展[15];同时餐后高血糖还与老年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及某些肿瘤有关[16]。

  对于餐后高血糖的患者,更频繁就医及慢性并发症高风险带来的医疗资源消耗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降低餐后高血糖也有助于减轻患者及其家庭的经济负担,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医学界:作为全世界首个可溶性双胰岛素制剂,德谷门冬双胰岛素可为T2DM患者餐后高血糖管理带来哪些改变?

  可溶性双胰岛素制剂德谷门冬双胰岛素含70%德谷胰岛素和30%门冬胰岛素,两种组分在制剂中独立存在,皮下注射后可发挥各自的药代动力学作用 [17] ,互不干扰,兼顾空腹和餐后血糖控制。

  临床试验结果为,与基础胰岛素相比,德谷门冬双胰岛素制剂能兼顾空腹和餐后血糖控制,可更好地降低T2DM患者的HbA1c,且不增加低血糖发生风险[19];与预混胰岛素相比,减少肩效应(即预混胰岛素的中效成分与餐时成分产生的效应叠加),更好地模拟生理胰岛素分泌,且使用前无需混匀;与基础-餐时给药方案相比,在达到相当疗效的前提下低血糖风险更低、注射次数和剂量更少,且仅使用一种胰岛素制剂可避免患者混淆两种胰岛素而导致注射错误[18]。

  此外,德谷门冬双胰岛素制剂给药时间及使用方法灵活,可与多种口服降糖药或餐时胰岛素联用[18],更好涵盖患者主餐餐后的血糖控制,不失为口服药失效起始胰岛素治疗或需要胰岛素强化治疗患者的选择方案之一。

  医学界:除了疗效以外,安全性也是糖尿病治疗药物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关口,糖尿病患者在胰岛素治疗过程中需要预防低血糖的发生。那么,德谷门冬双胰岛素在安全性方面表现如何?

  在胰岛素治疗过程中,低血糖事件是我们一定要要关注的一方面。多项Ⅲ期研究均证实,与对照组相比,德谷门冬双胰岛素的确证性低血糖、夜间确证性低血糖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或明显降低 [18] 。

  主持及参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中国博士后基金1项,省部级课题1项,以第一作者或共同第一作者于《Diabetes》、《Int J Obes(Lond)》等国际著名期刊发表SCI论文6篇,CSCD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