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健康|秋冬季节心血管疾病高发 哪些检查不能少、检验报告单怎么看?

2023-12-16 15:16:44 新闻中心

  秋冬季节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由于天气转冷,昼夜温差增大,人体交感神经兴奋,人体的毛细血管收缩明显,导致血压增高,因此导致心血管的负荷加重,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目前,心血管疾病慢慢的变成了威胁我国人民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做好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工作显得很重要。

  心血管疾病是一大类疾病的统称,通常由高血压、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导致,最常见的疾病包括: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肌病、心脏瓣膜病和感染性心内膜炎等,其中冠心病还包括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

  目前现代化的临床实验室针对不一样类型的心血管疾病均可进行筛查,以辅助临床诊断,帮助判断预后和指导临床用药。如针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实验室检查包括各种血脂检测以及同型半胱氨酸检测等;针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检查有肌钙蛋白和肌酸激酶同工酶检测等;针对心力衰竭的脑钠肽检测等;针对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微生物培养以及病毒核酸等众多检查手段和检验项目以满足临床诊疗需求。

  那么,患者去医院进行检查前,需要了解哪些注意事项?拿到检验报告单,结果应该怎么看?患者某项检验指标增高较为明显,但却未出现典型的临床症状,是检验结果出错了吗?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急诊检验组组长杜坤一一作出解答。

  心血管疾病通常是慢性疾病,患者通常都需要长期服药,不易因空腹采血检查而停止服药,通常降压药、抗心律失常药物以及阿司匹林等是可以服用的,但是使用利尿剂的患者服药前检查可能会对某些结果产生影响。

  一般来说空腹采血通常是指禁食8至10小时后采集血液标本进行检查,采血前是可以少量饮用100毫升以内的白开水以维持人体正常的水分需求的,没有必要刻意禁水,但是大量饮水会对血液进行稀释,导致结果的误差。

  其次,心血管疾病的某些检验项目检查,也不一定都需要空腹采血,空腹采血检查通常适用于检查血糖、肝肾功能、血脂等基础代谢功能检查,而对于有胸闷、呼吸困难甚至胸痛等临床症状需要进行心脏标志物筛查的患者,检测的相关指标通常进行的是抗原抗体结合的免疫学反应,如诊断心肌缺血的肌钙蛋白、诊断心力衰竭的脑钠肽等检查项目,相关生物标志物是由心脏内源性释放产生,和外源性饮食影响关系并不密切,通常不需要空腹即可进行检查。

  另外,空腹血脂检测通常也并不能反映人体内血脂代谢的真实变化,因为人体大部分时间是处于非空腹的状态,对于血脂检测,早在2016年,欧洲动脉粥样硬化学会就发布专家共识提出了非空腹血脂检测的建议,空腹并不是检查血脂所必须的,可以根据临床的情况进行选择空腹或者非空腹,非空腹血脂检测可以帮助发现较为显著的高甘油三酯血症和高胆固醇血症。

  当患者拿到心血管检查的相关检验报告单时,某些指标有异常,有些情况下也不能和心血管疾病划等号。

  比如筛查心肌缺血的肌红蛋白增高,而肌钙蛋白正常,这时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因为肌红蛋白广泛存在于骨骼肌和心肌细胞中,由于其分子量较小,容易透过细胞间隙释放至血液,因此在心肌缺血损伤时出现较早,且敏感性较高,是筛查此类疾病重要的标志物。但是由于其特异性较低,各种的肌肉损伤以及剧烈运动导致的横纹肌溶解症都会引起肌红蛋白增高,对于心肌缺血的诊断还需要结合其他特异性较高的指标以及临床症状进行综合判断。

  此外,某些心脏标志物的高低和其在体内的代谢情况密切相关,如氨基末端前体脑钠肽(NT-ProBNP)在体内只通过肾脏进行清除,当肾功能不全时,NT-ProBNP在体内无法清除,导致检测结果假性增高,这种情况下NT-ProBNP用于评估心力衰竭的价值有限,还需要选择其他不主要通过肾脏代谢的心脏标志物以及结合临床症状综合判断。

  为什么检验报告单上有一些指标有异常,但是医生却说是正常的,可能没有问题?

  在临床检验工作中,通常会遇到患者某项检验指标始终稍低于或者稍高于参考范围,但是患者又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其实,往往这种情况患者并不需要过分担心。

  这是因为参考区间的建立来源于对健康人群的测定结果,俗称“正常值”,是从参考下限到参考上限的区间。一般情况下,选择95%的区间,检验结果落在参考区间之外,通常也不能说明人体的健康状况存在问题。同样,检验结果在参考区间内也不一定代表是健康的。

  参考区间是通过统计学方法从一定数量的表观健康人群中建立,这就说明,存在有5%的正常人群不在该范围内,这就导致参考范围之外也存在一定数量的健康人群。此外处于某些特殊生理时期的人群,也会使得检验结果落在参考范围之外,如处于妊娠期的孕妇等,如果某项检验结果长期在参考范围之外某个数值附近小范围波动,通常可能是由于存在上述情况,需要结合自身情况综合判断。但是,对于远超出参考范围的检验结果,还是需要应该引起重视,应进行进一步检查。

  此外,在某些疾病早期或者感染性疾病的窗口期,特别是对于相关抗体的检测,由于早期人体内抗体还未充分形成,未能被现有的检测技术捕获到,检测结果往往是阴性的,也不能完全排除患病的可能。

  检验报告上明明有结果异常增高,但是却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是检验结果出错了吗?

  在临床检验工作中,极少数情况下会遇到患者某项检验指标增高较为明显,但是患者却没有出现典型的临床症状,后续进一步进行其他相关检查(如影像学检查等)也未发现明显异常,那么原因究竟在哪里?是不是检验结果不可信了呢?

  出现这种情况,一般首先考虑的是患者体内可能存在某些物质对检验结果产生了干扰,通常在目前大规模使用的抗原抗体结合的免疫学反应中较为常见,出现的干扰物质通常是患者体内产生了嗜异性抗体。

  嗜异性抗体是由已知或未知抗原物质刺激人体产生的一类能与多个物种免疫球蛋白发生相对弱结合的多重特异性免疫球蛋白,是一种内源性的抗体。那么这些干扰物质是哪里来的呢?为什么有些患者有、有些患者没有呢?

  嗜异性抗体产生的原因包括:长期直接接触动物、接受过单克隆动物抗体免疫治疗或者注射过动物性来源的血清或疫苗,从而在人体内产生了相关干扰抗体,这些干扰性抗体的种类和特异性也存在广泛的个体化差异,有些抗体存在时间较短,有些抗体则可能在体内长期存在,甚至终生携带。

  虽然临床工作中使用免疫学方法来检测患者体内相关指标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不一样的干扰,但是随着现代医学对嗜异性抗体等干扰物质的不断深入研究,很多检验项目在商品化的试剂盒内已经预先按照常见的干扰物质结合位点加入了对应的阻断剂以避免其干扰,目前,发生干扰检测的概率已经非常小。另外检验科在和临床科室进行沟通的过程中发现检验结果和临床症状相违背,通常也会通过多种方式去证实是否有干扰物质存在,并且和临床密切沟通,从而保证检验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目前现代化的临床实验室针对不一样的心血管疾病均可进行筛查,以辅助临床诊断,帮助判断预后和指导临床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