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利润最高暴涨652790%?给狂飙猛进的IVD行业泼点冷水!

2023-12-29 15:27:39 新闻中心

  自2020年初,因疫情的爆发,全球数千家医疗器械企业面临生产停滞、在岗人员滞留的惨状,但在IVD的新冠检验测试领域,却迎来了爆发式增长。

  圣湘生物: 2020年营收达47.63亿元,较上年增长1203.53%。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26.17亿元,较上年增长6527.90%,其中核酸检验测试试剂业务占营收比例为76.6%;

  华大基因:2020年营收达84.32亿元,较上年增长201.0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20.80亿元,同比增长652.78%;其中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销售与“火眼”实验室取得了重大业绩突破,总利润预计同比增长644.71%;

  达安基因:2020年营收达53.41亿元,较上年增长386.35%。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49亿元,较上年增长2556.80%。因拿证较早,受国采影响明显,目前已生产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累计超过1.5亿人份;

  之江生物:2020年营收达20.52亿元,同比增长692.7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32亿元,同比增长1708.961%。

  东方生物:目前未公示,官方预计2020年年度实现归属于母企业所有者的净利润15.56亿元,与上年同期数据相比,增加1795.10%左右;

  万孚生物:2020年营收达28.11亿元,同比增长35.6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34亿元,同比增长63.67%,其中6款新冠系列检测试剂营收达10.04亿元,占比35.7%;

  整体来看,国内市场利好较早拿到核酸NMPA注册证的企业,提取仪、采样管的市场也随之蒸蒸日上,加上多个城市的全民核酸,核算检验测试市场规模正不断放大。

  据了解,截至2021年3月,通过药监局注册上市的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盒已经达到56个,来源于国内41家体外诊断企业。

  其中核酸检测试剂盒、抗体检测试剂盒产品总量为53个,占比近95%,抗原检测试剂盒占比仅为5%。

  一直以来,核酸检测试剂盒因具备灵敏度高、适用范围广的产品优势,持续占领国内新冠检验测试市场。据了解在已获批上市的23款核酸检测试剂盒中,荧光PCR法产品占据主流,数量达到了18个,其他采取新技术路线产品(如RNA捕获探针法、杂交捕获免疫荧光法等)数量只有个位数。

  伴随着核酸检测试剂盒国采的稳步进行,经营传统技术企业将逐渐丧失标外市场份额,加快产品技术革新将成为行业必然趋势。鉴于疫情常态化的趋势,在短时间内,核酸检测项目依然会持续爆火,但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更迭,项目内部的产品布局将发生明显变化,新技术路线产品或将成为新风口。

  目前在已获批上市的30款抗体检测试剂盒中,磁微粒化学发光法产品和胶体金法产品占比较高,达到了18个,占比约为60%,其他新技术产品占比约40%(包括杂交捕获免疫荧光法、量子点荧光免疫层析法、酶联免疫法等)。

  近年来,化学发光法一直是抗体检测的主流技术,具备灵敏度高、反应时间短等优势,但因检测速度慢,加上产品间性价比差异较大,对医院终端而言,可选择范围较小。

  因此,就目前国内市场而言,为了更好地满足基层医疗机构对抗体检测的需求,抗体检测技术的普及与下沉将成为趋势,对一线而言,尖端技术也将持续发展,市场将迎来多种检测方法并存的局面。

  目前,我国已经有3个抗原检测试剂盒上市,采用技术分别为荧光免疫层析法、乳胶法和胶体金法。

  对比核酸检测与抗体检测,抗原检测具备快速、便捷和低成本的产品优势,可在几十分钟内做到现场快检,部分产品甚至无需特殊设备和人员培训。但同时,抗原检测试剂产品使用场景也较为局限,需要结合核酸检测、影像检测以及病史、接触史,而不能单独用于新冠病毒感染的诊断。

  由此看来,目前在国内新冠检测市场,抗原检测试剂盒可发挥空间较小,反观海外市场,抗原检测已经成为刚需,不少企业产品已经成功获批,如今年4月中旬,万泰生物生产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就获得了德国BfArM批准销售。因此未来抗原检测产品或将多布局海外,凭借技术优势,未来将具备较大的市场空间。

  总的来说,疫情这场“东风”吹响了核酸检验测试市场的号角,据专家预测,2021年上半年国内将消耗新冠核算检验测试试剂约4.88亿人份,对应市场规模为48.8亿元,同比增长约93.1%,因此短期来看,核酸检测市场将依旧火爆,成为行业“金标准”。

  但从长期产业发展来看,国内核酸检测市场依旧存在着集中度不高、产品同质化严重、研发水平较低的问题,因此随着新冠退潮,国内核酸检测市场或将迎来重新洗牌。

  众所周知,疫情带给了PCR实验室市场巨大的增量空间,尤其是第三方PCR实验室。受疫情影响,一些无法提供核酸检测的医院需要通过将样本送至第三方实验室来解决检测需求,因此国内第三方PCR实验室机构如雨后春笋般频频冒出,总数量达到上千家,由于具备自主定价的权力,部分第三方机构营收已经破亿。

  不过,随着国家对于各机构核酸检测能力要求的提高,未来国内PCR实验室市场将迎来转型。首先是公立PCR实验室资源下沉。

  去年9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能力建设的工作方案,其中明确指出:到2020年底前,所有二级综合医院具备核酸采样和检测能力,完成城市检测基地和公共检测实验室建设。

  显而易见,国家也逐渐重视PCR实验室的建设,并将资源重点延伸至基层。作为国内核酸检测市场发展的主力军,PCR实验室资源下沉将有助于发展基层市场,为基层分子诊断提供长期的流量入口,进而带动整个行业的高速发展。

  其次,随着新冠退潮,国内火爆的第三方PCR实验室机构也将面临转型。从上文我们得知,第三方PCR实验室机构的出现主要得益于医院核酸检测技术的不足,但就目前国内疫苗接种率不断提升、公立PCR实验室的稳步建设来看,未来提供给第三方机构的资源将越来越少,因此,那些仅依靠核酸检测发家的小规模第三方PCR实验室或将面临清场或转型。

  对第三方实验室来说,国内新冠退潮是重大打击,但对掌握行业内核心技术的企业而言,国内新冠退潮反而是巨大的机遇。

  受疫情影响,部分优质国产产品走向海外市场,如圣湘生物的新冠核酸检测产品,目前已经出口法国、菲律宾、阿联酋、土耳其、塞尔维亚、孟加拉、泰国等140多个国家和地区,部分国家市场占有率超过80%,再比如华大基因的“火眼”实验室一体化综合解决方案服务,已在全球各地批量建成,成为多国疫情防控前哨站。

  这些技术先进、质量过硬、产线齐全的企业,通过疫情期间与国际客户的深度接洽,不断打磨改进自身产品满足国际市场需求,并借助疫情窗口期进行技术层的快速迭代,加速国产替代进程,进而全面打开医疗器械国产化替代空间,以及国产中高端医疗制造的全面出口之路。

  如今伴随着国内新冠退潮,海外市场需求被无限放大,玩家增多,而那些因自身条件优质,提前占领海外新冠病毒检测市场的企业,将具备较大的竞争优势,对比国内旧风口下的传统企业,他们将优先实现弯道超车,甚至引爆海外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