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举行庆祝建院188周年系列活动 3家“150岁+”西医院共论医院传承创新

  云山聚福,珠水含情。11月6日,在珠江之畔守护人民生命健康已有188年之久的中国第一家西医医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举行庆祝建院188周年系列活动。

  作为曾在中国近现代医学史、西医教育史上开创无数“第一次”的高水平医院,该院从始至终坚持“把患者放在第一位”,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守护人民生命健康,近年来锐意“突围”:党建引领,科研创新,培育人才,优化服务,医疗援助……在做好临床医疗服务的同时努力向研究型医院转型,向国家和人民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在今年的院庆活动上,医院正式启用科研教学基地——仁济楼,为临床医生开展肿瘤免疫、移植免疫、非可控炎症、自身免疫等科学研究提供助力。当天,建院超过150年的国内三家著名医院负责人也首度相聚在中国西医教育肇始之地,共论医院的传承创新和人才教育培训,恍如时空交错,为与会者思考当下的医学发展走向提供了历史参照系。

  11月6日上午,在见证了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188载发展史的仁济路上,该院启用新的科研教学基地——仁济楼。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仁济楼于2019年9月奠基动工,2023年11月正式启用。大楼占地面积为257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2757平方米。大楼含地上5层、地下3层,其中地面一层为零磁医学研究中心、医学大数据研究中心、医工融合研究中心、公共会议室、学习室,地面二至五层为该院医学教学科研基地,配置了相应的实验室分区,以便开展相关疾病的基础研究。实验室区域内配备了完整的生物医学测试服务平台。

  中山大学兰平副校长在致辞中指出,依托仁济楼,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在开展免疫相关疾病基础研究与成果转化平台的同时,打造引进和培育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基地的做法,是对学校推动科教、产教融合育人思路的充分实践,希望医院能够充分的发挥科研管理优势,搭建更多高水平科研、诊疗平台,实现临床和研究的良性循环,培育出能解决临床问题的重要成果,助力中山大学医科发展进步,为实现“健康中国”行动目标作出更大贡献。

  当天,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医学部主任、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院长宋尔卫与中国科学院院士、极弱磁场国家重大科学技术基础设施首席科学家、总设计师房建成现场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房建成院士及其团队将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科研团队携手,共同开展弱磁医学领域的基础研究及应用技术研发合作,推动医工融合发展。

  杭州极弱磁场国家重大科学技术基础设施研究院科研团队成为首个进驻仁济楼的合作单位。目前,这一医工融合研究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同步推进中。

  房建成院士介绍,超高灵敏极弱磁测量技术开展的“零磁医学”,具有精确检测人体功能信息的优势,可为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等重大疾病的机制研究和临床诊断开辟新途径,有望解决疾病早期诊断与预警预测机制等重大难题。

  “医学成像是医工融合的重要研究方向,而心电生理学是超高灵敏极弱磁测量技术在院内计划实现的重要应用场景之一。”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候任主委、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王景峰教授介绍,希望通过与杭州极弱磁场国家重大科学技术基础设施研究院的合作,共建零磁医学研究平台,充分挖掘极弱心磁测量技术在心电生理学上的应用,探讨其对心脏性猝死高危人群的早期检测和诊断价值。

  11月6日上午,在“新时期医疗工作的重点与改革论坛暨百年耕耘·薪火相传”研讨大会上,来自全国24家医院的50多位专家、嘉宾齐聚一堂,分享和交流学科建设和科研创新等方面的经验,共同助力“健康中国”发展。

  188岁的孙逸仙纪念医院、179岁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154岁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这三家建院超过150年、见证中国近现代医学和医学教育发展史的国内高水平医院负责人首度相聚在中国西医肇始之地,共论医院的传承创新和人才教育培训,恍如时空交错,为与会者思考当下的医学发展走向提供了历史参照系。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党委书记王建安,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党委书记郑军华和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刘超,分别就《临床问题驱动的科学研究实践与探索》《五治融合,推动公立医院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临床导向创新驱动发展-研究型医院发展》进行分享。

  广东省医学会会长姚志彬在致辞中表示,现代医学的发展为群众的健康提供了坚实保障,希望医院遵循“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的指导思想,传承中山医“医病医身医心”的精神,创新医疗技术与医疗管理体制,加强与省内外的兄弟医院的交流合作。

  刘超副院长介绍,近年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坚持走研究型医院发展道路,强调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开展前沿科学技术探讨研究攻关,产出成果并回馈临床,服务人民群众健康。医院秉承主动适应临床与科研融合发展的新趋势的办院模式,以德为先、科学思维、系统观念、人文素质相融合的四大基本要素,对标国际顶尖研究型医院,朝着“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医院”的远大目标不断奋进。

  “百年老院面临新的发展课题,聆听同行们的探索经验,我们深受启发。”刘超表示,在三家医院相继建立的19世纪,中国医学水平远远落后于世界,为国人解决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医生们最重要的工作。进入21世纪,中国医学水平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临床导向、创新驱动的医学科学研究,使医生们成为兼顾临床、科研与教学甚至医工融合的“斜杠人才”。但对医院和医生来说,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守护生命健康是不变的初心。

  当天还举行了“高水平医院人才引育与科学研究沙龙”和“党建引领高水平发展优秀案例交流会”。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党委书记古小红表示,医院作为广东省高校“党建工作标杆院系”,积极探索“党建+”新模式、新道路,创建“党建+医疗帮扶”“党建+人才教育培训”等模式,切实带动医院医教研中心工作发展。医院以高质量党建为舵,以新发展理念为桨,朝着服务人民健康、建设健康中国的伟大目标奋楫前行。

  在“党建+人才教育培训”方面,医院推动实施人才强院战略,谋划人才梯队建设,同时格外的重视党建引领开展立德树人工作。医院院长宋尔卫院士牵头教学成果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林天歆副院长荣获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第十七届广东省丁颖科技奖,苏士成教授成为广州首位“新基石研究员项目研究员”等,是医院党建引领人才教育培训取得的突破性成果。

  院庆活动期间,医院还举行了“柯麟人文读书会”揭牌仪式。柯麟人文读书会由广东省医学会医学人文分会发起,通过在院内开展人文读书活动、推广人文社科书籍阅读,组织读书分享、讲座、人文影视观赏、研学参访等文化活动,学习“红色医生”、中山医学院老院长柯麟“救国爱人,德慧济世”的人文精神。

  古小红表示,医院格外的重视医学人文教育,在干部培训、新职工入职、新生入学时均开展医学人文教育,医院鼓励医护学习交流人文知识,积极努力提高医护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养。这次医院与广东省医学会医学人文分会携手是落实“党建+文化”模式的有力实践。

  ——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医学部主任、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院长宋尔卫

  宋尔卫:百年老院面临着不同于以往任何时期的形势和挑战,研究型医院是破解时代难题的钥匙。近年来,我们医院坚持走研究型医院发展道路,强调以临床需求作为导向开展前沿科学研究,攻关产出成果回馈临床、服务人民健康。

  问:临床医生的工作十分繁忙,贵院鼓励医生开展科学研究是基于什么考虑?您本人实现了从临床医生到医学科学家的成功转型,您觉得医生做科研有哪些好处?

  首先,医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优秀的临床医生需要终身学习,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解除病痛。科研要坚持守正创新,在学习前人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向前探索。年轻的临床医生进行科学的训练,有助于养成学习习惯,培养学习兴趣。

  其次,守护生命的人,必须要保持严谨的作风,这可以锤炼年轻医生的科研思维和工作作风。

  其三,作为医生,需要具有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善于提出问题,善于思考问题。对此,科学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抓手和训练方法。

  其四,医学分科越来越细,临床医生要解决复杂的疾病,不能单靠一门专业相关知识“单打独斗”,需锤炼协调合作能力。生物医学科研涉及到众多专业方面技术,穷尽一己之力也难以全部掌握,需要与其他专业人才密切合作,做科研就是在不断培养自己的沟通协调合作能力。

  最后,无论是临床医生还是科研工作者,不能囿于眼前之事,而应有“胸怀天下”的情怀,要跳出疾病的圈子,在更高的位置全面看问题。在探寻谜底的旅途中,通过梳理科研成果,回顾自己的“解题”过程,能够形成自己对疾病的整体认识,也就是我所说的“胸怀天下”的情怀。我们治疗的不是一人一病,而是一类患者,甚至是为更多患者指明解决疾病的方向。

  问:仁济楼的启用,将为医院人才的培养提供啥样的契机?目前有哪些临床科研突破的方向?

  宋尔卫:仁济楼的启用为医生们就临床上提出的问题进行科学研究提供了训练平台,让他们日后能成为出色的临床医生,为患者看好病。更重要的是会有一批临床科学家从中脱颖而出,推动医学理论的发展,造福更多的患者。

  我们的团队除了在肿瘤免疫学理论研究、新药物靶点的研发方面取得成果外,在新的细胞治疗方案上也有了初步突破。我院优势学科如泌尿外科、心血管内科、肝胆胰外科、内分泌科、妇产科等,通过研究型医院的建设,都形成了多学科团队和学科群。比如泌尿外科“产学研”合作攻关已有突破,所研发的辅助泌尿外科手术的机器人在某些方面的性能优于进口的辅助手术机器人,即将进行上市前临床试验。心血管团队研发的预警心脏猝死的穿戴设备、正在进行极弱磁场预警心脏猝死的研究,都是我们攻坚的方向,也体现了“研究型医院”的担当。

  矗立珠江之滨、见证近两百年时光流转的百年老院,如今在院区布局上已实现“两地三院区”跨越式发展:广州的北院区、南院区,汕尾的深汕院区(深汕中心医院),实现均质化发展,诊疗和科研辐射周边地区。

  刘超副院长介绍,如今,作为国家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承担单位、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输出医院、广东省高水平重点建设医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是国内少见的同时具备肝肾心肺资格的医院,现拥有7个国家重点学科、15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5个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以及16个广东省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

  “服务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情况,我们在医疗服务、科学技术创新、辐射带动等方面不断体现高水平医院的担当。”刘超介绍,医院坚持以创新驱动发展,拥有20多个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平台,年度科研经费超2.6亿元,研究成果曾入选Science“世界十大科技突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两度入围教育部“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医院连续多年进入全球自然指数研究型医院百强,最高排名全球第65名。

  近五年在CNS主刊发表10篇论文,转化知识产权49项,推动科技成果服务社会

  近年来,宋尔卫院士团队创立了保乳改变肿瘤周围组织免疫微环境有利于更好根治乳腺癌的“肿瘤生态学说”,引起国际瞩目。在该学说指导下,逸仙乳腺肿瘤医院率先开展以保器官、保功能、激发免疫为特征的微创智慧外科新模式,明显提高了乳腺癌患者的保乳成功率,乳腺癌患者五年生存率高达92.5%,超越欧美顶尖医院水平,世界领跑。2023年,由宋尔卫主编的《TumorEcosystem》(《肿瘤免疫学》)被国际著名出版机构SpringerNature出版,该英文著作首次全面系统阐述“肿瘤生态学”理论,业界评价“该学说将推动癌症治疗新一轮革命”。

  从广州十三行“新豆栏街”到今天越秀区沿江西路107号,始建于1835年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不仅是中国第一家西医医院,也是中国西医教育的发源地,孙中山先生曾在此学医并从事革命运动。

  这里诞生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医学留学生、第一个女医学生、第一本医学杂志;从这里走出的医生,创建了国内多个先进医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