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同一个研究所,不是同一个研究方向,却不约而同地经历了一段从“迎来送往”到“实质性合作”的国际科学技术合作成长经历。类似的经历却又萌生出不同的故事。近日,《科学时报》记者正常采访了中国科学院几个研究所和中国科技大学,它们的国际科学技术合作故事生动且耐人寻味。

  “教书育人是高校的重要职责,充分的利用国际交流合作,不仅为提高科学研究的水平服务,同时也为我们的人才教育培训服务,从而推动教育交流国际化,这是近年来中科大国际合作的一个重要特征。”中国科技大学常务副校长侯建国说。

  仅2006年一年,中科大就组织了13次国际学术会议和双边国际会议,共有2000多人参加,境外专家就有500人。除会议之外,每年到中科大讲学或工作的有400多人。高水平的访问与讲学,为研究生和本科生提供了更多了解学科前沿的机会,开拓了他们的眼界和视野。2006年,因各方面引进智力工作做得比较好,中科大被国家外国专家局评为“引智工作先进集体”。

  侯建国说,近几年中科大的科学研究水平有很大提高,与之相对应,其国际合作需求和方式都有很大的改变,进入了到更高、更深层次的阶段。以中科大的两个国家实验室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和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筹)为例,两个实验室于2004年前后分别聘请了著名的华裔科学家伍灼耀(美国)和唐叔贤院士担任实验室主任。“主要借他们在国际学术界的声望和管理经验,给实验室的发展趋势和管理提出更好的建议。” 2004年,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筹)建立了一个由国际知名专家组成的专家咨询委员会。该委员会每年开一次例会,介绍其研究工作,同时与实验室的老师和学生交流,对实验室的课题设置和学科方向、引进人才等方面提出建议。“国外资源对我们的学科建设、实验室发展和人才教育培训都起到非常好的作用。”

  “让更多学生成为国际科学技术合作交流舞台上的演员并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是教育交流国际化的重要方面。” 侯建国说,中科大积极推动、全力支持与境外大学、研究机构的学生交流工作,本科生互换和联合培养研究生的规模逐步扩大,2006年参加这一交流的学生近200名。每年还有几十个研究生参加国际会议并在会议上作报告。另外,也鼓励学生社团融入国际大家庭,比如机器人团队每年到国际上参加各种赛事或活动;以及其他国际合作交流活动。同时,中科大也努力利用其教育资源培养国外的留学生。不仅制定了针对留学生的培养方案,还根据每个留学生的特点,给予特别指导,使每位留学生都学有所成、载誉而归。除此之外,中科大热情参加国际组织活动和区域性组织活动。如中科大就是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的重要成员。中科大还借此积极推动区域大学的学术交流和教育交流,包括组织国际大学生夏令营活动。

  2007年2月27日,在国家科学技术大会上,2名外籍科学家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其中一位就是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客座教授、BP公司(英国石油公司)专家Martin Atkins博士。

  “我们愿意推荐他拿这个奖,是因为他把BP公司和大连化物所以及中国科学院相关研究所的国际合作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副所长黄向阳介绍,Martin博士长期从事催化及环境方面应用技术的研究开发,近年来主要是做促进应用技术的产业化开发工作。中科院和BP公司的合作项目“面向未来的清洁能源”真正开始启动后,他就一直关注合作框架内各个课题的进展。为促进双方在清洁能源应用性开发项目方面新的合作的开展,自2004年起,Martin博士担任BP中国合作项目经理,并长期居住在中国。在指导合作项目开展的同时,Martin 博士在促进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中作出了重要贡献。

  “例如,在项目设立上,BP公司开始只设立了10年的合同,支持中国科学院相关研究所从事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方向是天然气、氢能和清洁能源的研究。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BP公司觉得与中科院的合作非常愉快,从中还发现了一些新的具有产业背景的项目。后来,经过Martin和前任主管的一同推动,BP公司增加投入,从原来平均每年100万美元,追加到后期的每年200万~300万美元,支持很多项目做深入的中试和转化。”目前,英国石油公司已经和中科院就“氢分离膜及其应用”、“合成气转化为液体燃料”签署正式合作协议,并努力将成果转化为应用技术。

  据介绍,通过Martin Atkins的工作,BP公司的专家、高层人物和中科院的专家形成了一个广泛的全球化交流访问机制,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了化物所和BP公司的关系。2006年,BP公司和化物所成立“BP大连化物所能源创新实验室(Energy Innovation Laboratory)”,把原来的科学技术合作计划进一步拓展,增加了投入和项目,使得研究所在工程化转化的理念和技术方面有了新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大化所又布设新的学科生长点,招聘专家从事相关学科和领域的研究。

  “回过头看,我们和英国BP公司在发展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探讨研究、在共同的对知识产权认可的基础上,作了广泛的推进。在这种条件下的国际合作是非常愉快的,Martin是一个点,以其获得奖励为契机,我们将聘请更多的外国人来所工作,吸纳国际科技资源,开创国际合作工作新的局面。”

  提起中国的大科学工程,就必须提我国能量最高的大型重离子研究装置兰州重离子加速器,类似的中能重离子加速器现在世界上一共有8台;但提起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尤其是国家“九五”期间最大的科学工程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HIRFL-CSR),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所长詹文龙院士不得不谈他们与德国重离子国家研究中心(GSI)近30年的合作历程。

  “我们从1979年开始就和GSI合作,当时他们到不了兰州,是我们的人到北京听他们的报告。一开始是跟他们做核物理基础研究方面的合作,但当时双方水平有差别,主要是我们向他们学习。” 詹文龙介绍,1999年12月,HIRFL-CSR破土动工时,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平均岁数只有30多岁,有的刚刚博士毕业,有的上班时间很短,大部分人都没有实际经验;且国内没有类似大工程的先例,国际上也只有GSI一家做成功。“如果没有跟德国的合作,我们很难想象能把工程做下去。”

  “GSI在人才教育培训、知识和技术无偿转移等方面都给了我们很大帮助。”詹文龙说:“我们子系统的负责人都去GSI学习了两三个月。在合作中,我们遇到难点,他们就帮我们解决,甚至把一些图纸直接拷贝过来给我们参考。还有专家过来跟我们交流,他们丝毫没有保留地把他们做的事情告诉我们,包括成功在哪里、不足在哪里、哪些要求我们进一步改善。”例如,GSI建议,大工程涉及的学科很多,每个科学家谈问题时可能只侧重他那一块,双方必须有一个协调人来确认。“这对我们的帮助非常大。”

  “我们的合作没有一点防备,他们对我们的建议也很中肯。”詹文龙介绍,目前HIRFL-CSR已经顺利建成,将于今年验收。“我们真正的完成了跨越式发展。不仅指我们这批人,整个近代物理所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2003年,欧盟第六、第七框架计划项目之一国际反质子与离子研究装置(FAIR)获准在德国建设,建设周期10年,总投资11.87亿欧元,其中25%来自国际合作(直接投资或提供设备和部件),目标是建设欧洲乃至世界上最先进的物质科学研究中心之一。包括中国在内的14个国家已签署协议参与其国际合作。参与合作的还有中国科学院合肥等离子体研究所、电工所、高能所、中国科技大学等单位。“我所是中国参与合作的协调单位,我被聘为项目的科学技术工作组成员。我们这批人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可以说,他们在世界上难以找到和他们的专业领域这么对口的研究单位。”

  詹文龙很欣慰地说:“这是我们以平等身份参与的一项重要的国际大科学工程的科学技术合作。”据悉,此项合作已于2006年被评为科技部“重大国际合作项目”。

  “云南是世界生物多样性的热点地区,这为我们所的国际科学技术合作提供了很好的条件,我们的国际科学技术合作主要围绕资源特色展开。”昆明动物研究所所长张亚平院士说。

  昆明动物研究所党委书记杨君兴介绍,这几年,昆明动物研究所国际重大合作项目陆续展开。2003年,全球环境基金会(GEF)赠款昆明动物研究所120万美元开展“滇池水生生物多样性的恢复研究”;2003年,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NSF)资助350多万美元,由昆明动物研究所和昆明植物所联合开展“中美联合中国云南西部热点地区高黎贡山生物多样性调查”,及资助200多万美元开展“滇西北生物多样性的可持续的利用和保护研究”。目前,昆明动物研究所很多学科组都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国际合作,合作对象涉及美国、德国、欧共体、英国、日本等。“我们也注重与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与生物多样性的国家开展合作,诸如东南亚国家。”

  “如果说过去的合作主要考虑怎么争取经费支持,那么现在的国际合作就主要考虑学科发展问题,人才教育培训、引进人才的问题。”张亚平介绍,昆明动物研究所和德国马普学会共建了两个青年科学家小组,引进了两位优秀的年轻研究人员王文研究员和毛炳宇,开展进化生物学和发育生物学方面的研究。此外,还有一位从事神经生物学研究的美国教授Frazer Wilson放弃了他在美国的职位全职到昆明动物所工作,还成为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资助的第一位外籍研究人员。

  为了逐步加强学科交叉,有效地配置资源、提升进化生物学和生物多样性方面的研究水平,中国科学院昆明国际进化生物学与保护生物学研究中心于2003年10月在昆明动物研究所成立。张亚平说,该中心借助昆明动物研究所从细胞分子到生态的学术背景开展前沿性探索,已成为全方面提升西南基地乃至我国进化生物学和生物多样性研究水平的重要平台。中心实行指导委员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国际著名进化与遗传学家、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吴仲义教授担任中心主任,指导委员会由9名来自德国、美国和中国的科学家组成。

  “我们最近还将和英国一个著名大学建立合作中心,这也要靠帅才的引入来进行。”此外,张亚平介绍,下一步,昆明地区将利用生物多样性的区域特色,由西双版纳植物园牵头,昆明植物所、昆明动物所一起参与,与东盟建立一个生物多样性的国际研究中心。

  “我们的发展要逐步走出去,无论在层次还是在内涵和外延上都在变化,从学习走向平等对话,今后还要逐步在东南亚的发展中起到引领作用。这不仅是我所,也是昆明地区几个研究所发展的方向。”

  “中科院有90多个研究所,每个所一定要把自己的品牌打出去。比如,我们是微生物所,就要打微生物、微生物学这个品牌。”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所长高福给记者讲起他们的品牌故事,这些故事恰恰也和他们的国际科学技术合作紧密联系在一起。

  据高福介绍,2005年,微生物所聘请了由9位国际上知名微生物专家组成的海外专家团,对微生物所开展了一次海外评估,包括哈佛医学院微生物系系主任,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微生物学系系主任、口腔生物系系主任,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的免疫系系主任等。“我们是利用海外思想库推动研究所和研究组走向国际化,面向国际科技前沿。”高福介绍,一些海外专家还因此与微生物所一些研究组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

  与此同时,微生物所举办了第一届“国际微生物日”,聘请了国际国内知名微生物学家作精彩报告,探讨微生物学的发展现状、历史和未来发展趋势。会议向学生和社会开放,“我们要在学术上、科普上宣传微生物,把微生物学的品牌打出去”。

  2006年11月,微生物所举办以“微生物资源的持续利用”为主题的“2006国际微生物日”,吸引了清华大学的参与。清华还决定于2007年10月与微生物所联办以“工业生物技术和工业微生物”为主题的“2007国际微生物日”。高福说:“以后我们还希望与北大等国内知名大学共办。”

  2005年对微生物所来说是一个很特别的年。5月,微生物所与日本东京大学医学科学研究所建立了中日分子免疫学与分子微生物学联合实验室。日本方面提供联合实验室的仪器设施和运行经费,该联合实验室被国家科技部正式批准列入中日政府级合作项目。

  高福介绍,近年来,日本一直在寻求与中国更有实效、能够互动的合作方式。最终选中微生物所正是他们看中了中国科学院微生物学的研究资源。下一阶段,微生物所还希望和美国以及非洲国家建立联合实验室,“非洲的微生物很丰富,还有病原微生物,希望能和他们在病原微生物和微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方面有合作”。

  1999年7月,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成立。“上海生科院的建院目标和定位,从一开始就决定它将是一个开放的研究机构,不但向国内开放,更要向国外开放”,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吴家睿介绍。几年来,上海生科院很看重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国际科学技术合作正在向高水平、深层次、多方位发展,成为科技活动必不可少的形式、纽带和条件。

  “为了适应世界科学前沿的发展、促进生命科学与其他多学科的交叉,我们在国际上新兴研究领域发展的起步阶段,通过与国际一流机构开展合作研究,及时高起点地部署新的增长点。”吴家睿介绍,上海生科院已与国际众多一流机构合作建立了各种新的研究单元。例如,2004年10月,中科院、上海市、法国三方合作成立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2005年10月,中科院与德国马普学会共建了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计算生物学研究所。

  “与国际机构合作建立研究单元有利于引进国际先进的管理机制。”吴家睿举例说,上海生科院计算生物研究所引进了马普学会的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即由各个研究单元的负责人共同担任所长,轮流“坐庄”,但平等决定所内事务。2005年10月,中德双方组成的联合学术委员会遴选出的所长Andreas Dress教授和金力教授正式到位工作。“这种合作有助于整合国际资源。”吴家睿介绍,来自马普数学所的三位课题组组长和来自美国的一位青年科学研究人员到计算所正式开展科研工作,同时计算生物所还吸引和招聘了很多世界优秀的科学家一起工作,使它成为中国与国际计算生物学界进行高层次学术交流的窗口和基地。

  上海生科院坚持对研究所的科研工作实行国际化专家评价制度,并邀请诺贝尔奖获得者、各国的著名科学家来访,促进上海生科院科学家与国际一流科学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此外,还设立专项经费,鼓励研究所主办或承办各类高水平国际会议。吴家睿介绍,上海生科院及各研究所每年召开十多次国际会议。2008年,上海生科院将在上海举办一个“细胞凋亡”的国际会议;2009年,上海生科院将与中国生化学会等单位联合举办“国际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术大会”,预计将有4000~5000人参加。

  在科研合作方面,上海生科院仅2005年就签订了一批实质性的国际合作协议。例如,上海生科院主办的《细胞研究》杂志与英国Nature出版集团(NPG)签署合作协议。这标志着《细胞研究》杂志正式加入国际著名科技期刊发行阵营,成为Nature出版集团的一员。

  吴家睿介绍,下一阶段,上海生科院将重点加强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合作,今年会与NIH谈相关的学术交流活动,同时,也将扩大与澳大利亚的莫纳士大学、欧洲等一些大学及日本展开具体的学术交流,包括合作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