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有很多人都知道,第一个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中国科学家是成功提取出青蒿素的屠呦呦,这是全中国的荣耀,也是对全世界的贡献。然而,在她之前最接近这个奖项的中国人是谁呢?他原本是最有希望的成为中国首位获奖者。然而,他却因为当年的一场运动就这样离我们而去。这不仅仅是中国人民的遗憾,同时也是世界人民的遗憾。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陨落的巨星的人生,感受当年的那份豪放和悲伤。在危难之际,他的名字又一次的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作为中国微生物研究领域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他又有着怎样的传奇故事呢?

  远赴美国,艰苦求学汤飞凡被誉为中国病原体之父,他是第一个发现重要病原体的中国人,直到今天也依然是。曾经提名诺贝尔奖,但令人遗憾的是,当诺贝尔奖想起他的时候,他慢慢的变成了了历史。汤飞凡,1897年生,家在湖南醴陵,他的父亲是一位教书的老师,因此也很看重对他的教育。在中国危亡时刻,他的父亲作为一名知识分子,经常跟人谈论维新、改革、振兴中华等话题,汤飞凡受到父亲的耳濡目染,小小年纪就扎下了报效国家的种子。与鲁迅先生相似,看到万千中华儿女为疾病所困扰,就立志一定要学医。可是,他毕业后并没有遇到学医的机遇,无奈之下只好选择了工科。后来,他听说湘雅医院招学生,历经了重重困难,学校最终破格将他录取,他终于成为了湘雅医院的第一届学生。

  汤飞凡的成绩非常好,不仅在学校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也因此得到了哈佛的奖学金,从此便走上了中国病毒学研究第一人的艰难求学之路。在这之前,他从来就没接触过入学英语考试,汤飞凡就大胆的申请暂免考试,等提后补考。最终,他在一年内翻遍了整本字典,成功通过了。虽然语言问题得到了克服,但眼睛也因此高度近视。20世纪初,此时正是病毒学拓荒的大发展时期。在此时期,他也立志成为中国巴斯德。于是,毕业后他到北京协和医院细菌系深造。由于他足够进取努力,功夫不负有心人,他被选为了助教。而在最近一段时间,他不仅仅学到了许多扎实的实验技术,也读到了大量的书本知识。1925年,汤飞凡到哈佛医学院的细菌系再次进行深造,而他的系主任则是当年红遍全世界的秦瑟教授。越努力,越幸运。秦瑟教授直接将他招进了项目组,使汤飞凡从仰望者,成为了微生物学的拓荒者。

  毅然回国,救亡济世1928年,他在实验室的工作正是如火如荼。有一天,汤飞凡收到了他在湘雅医院老师的信件,信上老师列出了当时的中国医学正面临的种种难题,并邀请汤飞凡回国任教。重要的是,信上只字未提回国待遇问题,而当时汤飞凡在哈佛受到导师的青眼有加,可完全享受顶级的科研环境和可观的收入继续留美发展。但他也只是经过简单思考,就踏上了回国之路。只是因中国医学需要他,中国人民需要他!回国后的条件到底有多差?汤飞凡分配的职位虽然是中央医学院细菌系的副教授,但是等他上任那天,居然还没建立细菌系,相关的实验室还是他自己亲自搭建的。用这套如此简陋的实验装置来搞研究,他居然还发表了很多篇学术论文,这就是他的过人之处。1932年医学院独立,他从副教授升到了正教授,还被上海的一个医学研究所请去做了细菌系的主任。这样一个时间段,他才刚好有机会深入研究更为复杂的东西。实验环境的提升,使得他的研究进程得到了大大推进,在此期间发表了20多篇论文,都非常的有意义。很多还都被引为经典文献,汤飞凡利用这短短的几年时间,开创了中国病毒学研究的先河,为后面的研究起了个好头。

  侵华战争,积极抗战好景不长,抗战爆发了。在民族存亡之际,汤飞凡不假思索,立刻献身到抗战救亡运动中去,奉献自己的微薄之力。先是参加战前医疗救护队,后赶往长沙组建中央防疫处,紧接着他又几经波折来到了云南昆明,准备筹建新的战后防疫基地。虽然战火已经烧到了那里,但汤飞凡带领众人扛住了敌方飞机炮火连天的轰炸,在昆明重新建起中央防疫处,这里也成为了当时中国大后方唯一的生物制品基地,在后面的抗战进程中也发挥了非常非常重要的作用。抗战胜利后,汤飞凡火速赶往北平,想重新建起中央防疫所,继续自己的科研工作。于是汤飞凡以他条件简陋破旧的研究所为起点,四处集资筹款。终于,建成了中国科学院抗生素研究所。中国疫苗之神当属汤飞凡了,但是他并没有被眼前暂时的成就迷惑住双眼,他知道,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在等着他去做——沙眼病毒的研究。

  以身试毒,攻克沙眼汤飞凡对世界人民的最高成就就是成功的提取出了沙眼衣原! 沙眼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病症,是一种全球性的病毒,人类已受沙眼病毒残害多年,一直没办法得到解决。我们中国是沙眼病症发生的重灾区,我国患病率曾在百分之五十以上。尤其是一些医疗条件恶劣的农村,患病率甚至高达百分之八九十,所以民间有种说法叫十人九沙。汤飞凡于1954年向中央申请继续开始自己之前对沙眼病毒的研究,考虑到我国遭受沙眼病毒侵扰严重,最终得到批准。在过去许多年,全世界的科学家都做过很多次实验,想从包涵体里分离出病毒,可是没人能成功。汤飞凡带领他的团队夜以继日地研究,却也一直都是失败。

  汤飞凡此时没有一点退缩的想法,他意识到一直效仿前人失败案例是不行的,于是自己重新尝试新的方法又经过上百次的失败之后,终于在四年后,他用在鸡胚卵黄囊接种和链霉素抑菌的方法成功获得第一株沙眼病毒,它也被医学界誉为汤氏病毒。为了更加深入的研究这种病毒,确认它是沙眼病毒,汤飞凡竟要求助手协助把病毒接种到自己的眼睛里,历经40天,只为更好的更准确的拿到研究结果,而这也导致汤的左眼几近失明,最终证实了这种病毒确实是沙眼病毒,也完全解决了好几十年来关于沙眼病原体问题的争论。汤飞凡关于沙眼病毒的论文发表后,引起了世界轰动,也获得了衣原体之父的称号。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一次拔白旗,插红旗运动中,汤飞凡被打成了大白旗,受到了极大的羞辱,骄傲如他,汤飞凡这位疫苗之神感觉万念俱灰,最终自尽身亡,享年61岁。国际沙眼防止组织预想将汤飞凡推荐为诺贝尔学者,可终究还是晚了,这也成了国内乃至国际学界的遗憾。汤飞凡的离世,就好像是中国生物科学界的一面大旗突然倒下,没有了领头羊,使得正高视阔步斗志昂扬的中国生物科学研究界一蹶不振。虽然汤飞凡先生已经永远的离开了我们,但是他依然活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人民从来都没有忘记他。

  我国曾经在1992年发行了中国现代科学家纪念邮票,汤飞凡就在其中。汤飞凡就像一颗巨星,却偏偏在最闪烁的时候陨落了,他是亿万中国人的救星,我们该向他脱帽致敬,再送他一束鲜花:谢谢您,汤飞凡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