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穴位电刺激镇痛机制及应用的研究进展

日期: 2023-09-02 19:10:35 作者: 软件

  作者:李莹飔,方娟,蒋进广,王猛,江苏省宿迁市中医院;陈采益,福建中医药大学

  1997年11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举办“针刺疗法听证会”,首次肯定了针刺治疗痛证的有效性与科学性,随后关于针刺镇痛的研究呈爆发式开展。经皮穴位电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acupoint stimulation,TEAS)是融合了中国传统经络腧穴理论和经皮神经电刺激技术的一类重要补充和替代医学方法,其在具有和电针同样疗效的基础上,能做到无痛治疗,减少人力成本,降低电极脱落、针体折断等风险,易被患者接受。近年来关于TEAS的研究增长极为迅速,本文基于近年TEAS关于镇痛的临床研究对其进行综述,以期该技术能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1965年Melzack等提出,脊髓背角的胶质细胞对脊髓背角第二级神经元T细胞存在一种类似“闸门”的神经控制机制,即粗纤维传入增强时闸门关闭,进入T细胞的伤害性刺激变弱;细纤维传入增强时闸门开放,疼痛刺激上传至中枢,产生持续性痛觉。有研究表明,TEAS能加强粗纤维传入以此来降低T细胞活性使闸门控通道关闭,起到止痛功效。

  弥漫性伤害抑制控制理论认为,作用于身体一个区域的伤害性强度刺激可以在其他任何区域出现镇痛效应,可通过激活小直径伤害性纤维去抑制另一伤害性刺激诱发的疼痛感知。有研究显示,高强度TEAS可以激活大鼠皮肤的C类传入神经纤维,从而抑制皮下C类神经纤维传入活动,这可能是由于TEAS通过抑制炎症肌肉神经逆行性的背根反射活动,减少了肌肉深层炎症因子的释放,从而缓解疼痛,肌肉A-纤维也可能部分参与了此过程。

  TEAS能够更好的降低疼痛通路中神经元的兴奋性,并激活疼痛抑制机制,减少痛觉过敏。Kara等给予TEAS刺激后,观察到中次级体感区域、同侧初级运动皮层、对侧补充运动皮层、对侧海马旁回、双侧颞上回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信号均低于基线水平。

  TEAS可通过在神经系统中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如γ氨基丁酸、5-羟色胺和阿片肽,以减少中枢神经元的敏化起到止痛作用。TEAS中无论是低频还是高频刺激都可释放相应的神经递质,通过延髓头端腹内侧核-导水管周围灰质下行疼痛抑制通路来激活γ氨基丁酸、5-羟色胺、阿片类和毒蕈碱受体(M1、M3受体)以镇痛,其中高频刺激与δ-阿片肽受体相关,低频刺激与μ-阿片肽受体相关。

  TEAS能够最终靠调节手术患者CD8+、CD4+/CD8+及血清Ig G、Ig M来改善患者免疫功能水平,且这一刺激效应与电针相当。同时,TEAS也能够最终靠调节肾上腺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醇等调控下丘脑c-Fos蛋白水平进而影响疼痛等应激反应。

  中医理论认为,穴位的存在具有天然“特异效应”。穴位对靶器官的疼痛缓解和功能调节作用具有针灸非特异“穴位倚重效应”,穴位是靶器官病理过程的体表“牵涉位”,是能够发挥“特异效应”的体表位域。同时穴位还具有广谱效应,其广谱效应的基础与皮-脑轴的神经-内分泌-免疫调控密切相关。

  TEAS作用于皮部,皮部与经络、脏腑、营卫二气都有着密切的联系。《素问·皮部论》云:“欲知皮部,以经脉为纪者。”十二皮部是与十二经脉相应的皮肤部分,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十二经“内属于府藏”,皮部亦可通过经脉沟通脏腑。《素问·皮部论》又云:“凡十二经络脉者,皮之部也。”皮部是络脉之气散布之所在,营气行于脉中,即行于皮部之上的浮络、孙络。《灵枢·本脏》:“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者也。”由此推断卫气亦行于皮部。故十二皮部在内沟通经络脏腑,在外调理营卫之气。TEAS作用于皮部,即可通过沟通经络脏腑、调理营卫之气,进而通灌全身气血。

  目前临床常采取多模式镇痛原则管理术后急性疼痛,即将不同的镇痛技术或作用机制不同的镇痛药联合应用,从而增强镇痛作用,减少止痛药用量,减轻副作用,TEAS可广泛地应用于围手术期的疼痛管理中。在普外科手术前及术后给予TEAS治疗不但可以减少术中物用量,降低患者术后雅典失眠量表及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还可以改善患者术后疼痛及疼痛相关症状。

  一项系统评价认为,TEAS可以改善腹腔镜患者术后疼痛,减少术后镇痛药的使用,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缩短患者病程。在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麻醉前及术后给予TEAS,与给予假TEAS治疗组(仅将电极片贴于目标穴位而无电流刺激)比较,患者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明显降低,术后舒芬太尼的用量减少,反胃、呕吐、头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这可能是由于TEAS能够逆转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和干扰素水平的下降,降低白细胞介素-4的水平,恢复细胞免疫平衡。

  在骨科手术中,TEAS不仅能够大大减少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中瑞芬太尼、丙泊酚用量,显著缩短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改善术后疼痛,同时也促进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康复。在给予经分娩产妇TEAS镇痛中发现,该措施具有与硬膜外镇痛同样明显且稳定的镇痛作用,且TEAS可明显缩短产程,减少分娩期间催产素使用率,降低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TEAS也可减少儿科手术中丙泊酚闭环麻醉系统药物使用剂量,减轻患儿围手术期应激反应及炎症反应,使拔管期患儿血流动力学更稳定,缩短拔管及麻醉恢复室停滞时间,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慢性疼痛的病因复杂,多难以根治,长期危害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TEAS可应用于各种慢性疼痛中。在肌肉、筋膜疼痛中,TEAS可降低纤维肌痛症患者麦吉尔疼痛简表和纤维肌痛影响问卷评分,且这一结果和针刺效应相当。TEAS也可有效改善脊髓损伤伴肌筋膜疼痛患者的疼痛、情绪和睡眠质量,且穴位的治疗效应优于非穴区。有研究显示,给予慢性膝关节疼痛患者TEAS治疗可以显著缓解其疼痛,降低骨关节炎指数评分,同时改善膝关节功能。

  Miao等研究之后发现,TEAS可以有效减轻慢性颈椎病患者颈部疼痛、改善颈椎活动度。TEAS可以缓解三叉神经痛患者疼痛,改善其睡眠质量,这一结果可能是通过调整血液神经递质含量如降低血浆P物质,提高血浆β-内啡肽和5-羟色胺水平,以激活机体镇痛系统来实现。Lu等研究设置单穴TEAS组、联合穴位TEAS组及假TEAS组,发现在乳腺切除术前给予TEAS治疗,联合穴位TEAS治疗可减少患者术后6个月慢性疼痛的发生率,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

  据资料显示,我国癌性疼痛发生率约为60%,其中晚期肿瘤患者中癌性疼痛的发生率可高达80%,严重影响患者生命质量。TEAS能够有效缓解轻中度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疼痛,止痛效果与止痛药相当,且治疗后患者的焦虑状态和免疫功能也得到一定的改善。还有研究发现,在试验结束后选择接着使用TEAS的女性在随访3个月和12个月仍然有着良好镇痛效果,表明TEAS可以明显降低阿片类药物的使用量,缓解患者疼痛,改善恶心及食欲不振等症状。虽然该措施不能用作阿片类药物和其他药物医治的替代品,但其有助于姑息治疗。

  TEAS作为一种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可以广泛地应用于治疗各种急慢性疼痛,为广大疼痛患者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镇痛新途径,但在今后的研究中需注意:

  (1)体现针灸辨证。由于西医理论的可见性、直观性、标准性和科学性,以致在研究中一味地追求标准化放弃针灸辨证的多样化。临床应用中应以八纲辨证为指导,以经络理论为核心,以病位辨证为重点,以脏腑辨证为补充,同时在临证时重视腧穴特异性的运用,这样才可以体现针灸理论的独特性,确保针灸辨证的准确性和治疗的有效性。

  (2)将刺激参数与补泻相结合。在确定选穴处方后,针刺治疗得气后,根据病情给予补虚泻实手法,其中最常用的提插、捻转补泻,可以概括为刺激量大的为泻法,刺激量小的为补法。对于使用TEAS,除了选穴外,如何在TEAS治疗中选择正真适合的刺激参数来实现补虚泻实也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来源:李莹飔,方娟,陈采益,蒋进广,王猛.经皮穴位电刺激镇痛机制及应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导报,2023,20(01):6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