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公司所处行业为“制造业”之“医药制造业(C27)”。公司具体从事体外诊断试剂、诊断仪器及生物化学原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属于体外诊断行业。体外诊断(In Vitro Diagnostics,简称 IVD)是指在人体之外通过对人体的样品(如血液、体液、组织等),进行仔细的检测而获得诊断信息的产品或服务,原理是通过试剂和体内物质在体外的反应强度或速度来判断体内物质的性质和数量,进而判断人体的生理状态,具有快速、便捷和有效性的优点。体外诊断对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监测、预后观察、健康评价以及遗传性疾病的预测具备极其重大作用,目前已经成为人类进行疾病预防、诊断、治疗所必不可少的医学手段。

  近年来,在各种新技术快速地发展以及大部分国家医疗保障政策逐渐完善的大环境下,体外诊断行业得到了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已成为医疗市场活跃并且发展迅速的行业之一。据Evaluate MedTech发布《World Preview 2018, Outlook to 2024》,预测2024年销售额将达到5,945亿美元,2017-2024年体外诊断领域销售额年复合增长率6.1%,体外诊断行业是医疗器械市场中规模大、增速高、市场占有率逐年扩大的优质赛道,仍将是医疗器械细致划分领域中销售额排名第一的领域,销售额将达到796亿美元,将占据全球医疗器械市场13.4%的市场占有率。

  根据诊断方法不同,体外诊断仪器可分为临床化学分析仪、免疫化学分析仪、血液分析仪、微生物分析仪等类型;根据诊断原理不同,体外诊断试剂可分为生化诊断试剂、免疫诊断试剂、分子诊断试剂、微生物诊断试剂、尿液诊断试剂、凝血类诊断试剂、血液学和流式细胞诊断试剂等多种类型。我国体外诊断行业经历了产品引进阶段、自主生产阶段以及快速成长阶段,目前行业正处于快速成长期。2022年我国体外诊断市场规模预计约1,460亿元,近6年复合增速约为21%,其中生化诊断、免疫诊断与分子诊断累计占比约72%市场份额,是体外诊断最核心的三大技术领域。随着我们国家医疗体制改革的推进,一系列医改措施的不断出台,患者端医疗费用下降,医院端则更加注重成本控制,精益化预算管理,发展检验新项目新技术,为国产品牌带来新的需求和机会,加速市场国产替代进程;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加速、老龄化人口占比提升、创新政策、人民健康需求升级等市场趋势,我们国家医疗市场迅速扩容。

  体外诊断行业的需求属于刚性需求,行业抗风险能力较强,因而行业的周期性和季节性特征并不明显。公司现有产品主要为生化诊断试剂、化学发光免疫诊断试剂及配套诊断仪器、生物化学原料等。在研发端,公司不断提高在免疫和生化领域核心竞争力的同时,也在积极布局分子诊断、POCT等产品,致力于打造出更为丰富的产品线以覆盖高中低端市场,满足国内医疗机构检验科、体检中心、第三方检测实验室、血站、疾控中心等机构更多、更新的检测需求。

  公司是国内最早从事生化诊断试剂研发、生产及销售的体外诊断产品企业,目前主营业务涵盖体外诊断试剂、诊断仪器和生物化学原料三大领域,是一家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已从单一的生化诊断试剂生产企业发展成为涵盖生化诊断试剂、免疫诊断试剂、化学发光诊断仪器、生物化学原料(酶、抗原、抗体、化学品等)等多个领域的具有市场影响力的体外诊断产品企业。公司产品丰富多样,目前生化诊断试剂领域产品种类多、质量稳定、应用客户广泛,处于具有市场影响力的领先地位,“利德曼”亦是国内临床生化检测试剂的领军品牌之一。化学发光免疫诊断产品具有科技含量高、研发周期长、国产替代率较低等特点,是近年来公司重点投入研发和市场推广的项目。在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组织的第三批优秀国产医疗设备产品遴选活动中,公司自产的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产品综合得分在众多国产品牌中位列三甲,体现了公司在免疫检测平台上雄厚的研发实力及技术创新力。同时公司积极布局POCT和分子诊断业务,作为公司新的业务增长点。子公司德赛系统全权代理代理德国德赛在国内的业务,德赛系统凭借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品质和完善的服务保障体系受到国内临床检验界的好评,在进口品牌的生化诊断试剂领域处于具有市场影响力的领先地位。

  公司致力于公司产品溯源体系的建立和维护,已按ISO/IEC 17025和ISO 15195及CNAS准则建立和运行的医学参考实验室,获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可。2021年1月,公司医学参考实验室正式被列为国际检验医学溯源联合委员会(JCTLM)参考测量服务实验室数据库列名实验室,成为中国IVD企业第四家,全球第十二家加入该数据库的实验室,标志着公司医学参考实验室参考测量的标准化工作正式步入国际一流实验室行列,有资格为列名项目为全球体外诊断试剂制造商、医疗机构、第三方检测机构等提供国际认可的参考测量定值服务,为检验结果的互认提供了技术支持。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4号——创业板行业信息披露》中的“医疗器械业务”的披露要求

  公司是一家在体外诊断试剂、诊断仪器、生物化学原料等领域拥有核心竞争力,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同时具备“生化诊断试剂检验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科技研究开发机构”等资质认证。公司现已通过医疗器械质量体系考核、YY/T0287idtISO13485质量管理体系认证、GB/T19001idt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公司参考实验室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可并已进入JCTLM参考测量服务实验室数据库。公司先后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北京市企业技术中心” 、北京市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成功入选“北京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发展工程(G20工程)行业领军企业”、 “2022北京制造业企业100强”;公司继获评“2018年北京市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后,通过“2022年度北京市智能制造标杆企业(数字化车间)”认定。

  公司产品涵盖生化、免疫、凝血等检测领域的诊断试剂和诊断仪器以及生物化学原料等。体外诊断试剂产品包括生化类、免疫类和凝血类等诊断试剂产品;自产诊断仪器为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生物化学原料领域产品包括生物酶、辅酶、抗原、抗体、精细化学品等。公司依托全国性的销售渠道和技术服务网络,覆盖国内各级医院、体检中心、第三方医学检验中心、科研院所、大学研发中心等机构客户。

  公司生化诊断试剂产品丰富、覆盖面广,检测项目涵盖肝功能检测、肾功能检测、血脂类检测、糖尿病检测、心肌类检测、电解质检测、胰腺类检测、离子类检测、肿瘤类检测、特种蛋白检测以及其他检测。生化诊断试剂在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检测过程中起到辅助诊断的作用,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国内各级医院、体检中心等机构常规检测,用于肝脏疾病、肾脏疾病、心血管病、糖尿病、免疫性疾病、代谢性疾病、胰腺炎、凝血与纤溶障碍等疾病的辅助诊断,为临床生化诊断提供一系列解决方案。公司生化诊断试剂可以适配国内市场上各主流全自动生化仪,满足终端医疗用户对生化检测试剂的需求。子公司德赛系统主营产品为德国进口液体即用型生化试剂,产品覆盖丰富的检测领域,涵盖了心脑血管疾病、肝肾疾病、糖尿病、免疫性疾病、代谢性疾病、胰腺炎、凝血等主要疾病类型。

  公司免疫诊断试剂已取得71项产品注册证,为磁微粒化学发光方法学项目,包括心肌损伤及心血管疾病风险标志物、肿瘤标志物、炎症标志物、性腺激素系列、甲状腺功能系列、糖尿病相关标志物系列、肾功能标志物、传染病系列、生长激素、骨钙代谢系列等检测菜单,可用于心血管疾病、肿瘤、炎症、传染病等疾病的检测和辅助诊断。

  公司主要体外诊断仪器产品包括: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CI1000、CI2000 S、CI1200等系列产品,该系列诊断仪器是基于磁微粒化学发光法,与配套试剂盒组成检测系统,用于临床样本中的分析物的定性或定量检测。

  公司在生物化学原料领域产品包括生物酶、辅酶、抗原、抗体、精细化学品等各种试剂,应用范围涵盖生物科技、临床诊断和化工生产等多个方面。公司是国内极少数掌握诊断酶制备技术的诊断试剂生产企业之一。全资子公司阿匹斯通过借助利德曼多年积累的体外诊断行业渠道、国内各级医疗机构以及科研机构资源,可以服务于体外诊断、临床诊断与医疗、生命科学、食品检测等专业领域的企业、大学、科研院所。

  公司从事体外诊断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经过多年经验积累和发展,公司已建立完整、高效的研发、采购、生产、营销及服务体系。

  公司主要通过销售诊断试剂、诊断仪器以及生物化学原料产品取得销售收入,公司的盈利主要来自于产品销售及提供服务收入与生产成本及费用之间的差额。

  公司执行全球范围内自主采购的模式,结合各子公司的经营模式情况,进行采购。根据销售提供的销售预测结合产品的库存以及物料的供货周期,由计划提供的需求以及原材料的库存预警进行采购。自产体外诊断试剂、诊断仪器对原料品质的稳定性要求极高,为此公司制定了《采购控制程序》和《供应商管理规程》等采购制度,对于供应商进行严格评审和长期验证,并建立合格供应商名单,并与这些供应商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公司部分子公司在销售“利德曼”产品的同时,也代理和经销其他国内外品牌的诊断产品。德赛系统部分诊断产品来自向德国德赛的采购,采购模式为德赛系统根据年度预算、历年销售情况、当年实际销售情况制定和实时调整产销平衡计划,并报公司批准后组织生产和采购。

  公司主要实行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即库存式生产模式),根据订货合同和以往的销售数据,结合库存情况编制不同层次的生产计划。公司根据市场营销部反馈的客户需求以及以往的销量数据,建立安全库存预警。根据库存预警情况以及结合销售预测和库存情况,制定月度的半成品生产计划和每周的成品生产计划。通过合理均衡的生产规划,来满足客户的销售需求及市场增量的需求。

  公司采用“经销与直销相结合,经销为主”的销售模式。经销模式是指公司将产品销售给经销商,经销商再将产品销售给终端用户;直销模式是指公司直接将产品销售到终端用户。公司对拥有良好经销商渠道资源的地区,采取经销模式;公司在具备终端医疗资源优势并能提供冷链物流配送和技术服务能力的区域采取直销模式。报告期内,公司通过经销模式销售产品实现营业收入56,647.27万元,直销模式实现营业收入10,946.33万元,经销模式与直销模式分别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83.81%、16.19%。

  公司以自主研发为主导,积极探索合作研发模式,助力产品竞争力的提升。公司已建成以市场和客户需求驱动的产品开发管理体系,成立了以研发、生产、销售和市场为主要成员的跨部门项目管理模式,对产品项目全生命周期(立项、研发、生产、注册和上市)进行全方位的管控,协调各方资源推进项目计划。产学研医的合作是公司以疾病诊疗为导向的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形式。公司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合作,并牵头多项省部级科技创新计划的研究课题,推动科研技术转换平台的搭建,促进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公司研发立足于服务市场、满足市场、促进市场、引领市场的发展方针,推进新产品的设计研发、现有产品迭代升级工作,提供具备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同时深化产学研医协作,拓展与国内外先进技术平台的合作,开发特色的诊疗套餐产品。公司研发中心基于公司产品生态链条的战略布局建立了多个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平台,包括生化和免疫诊断试剂开发技术平台、生化和免疫仪器开发技术平台、生物化学原料开发技术平台、分子诊断技术平台等。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70,597.6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5.1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627.18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51.00%。体外诊断试剂业务仍是公司营业收入的主要来源,体外诊断试剂业务实现收入61,980.65万元,同比增长28.43%,占营业收入比重的87.79%;诊断仪器(含配件及耗材)业务实现收入4,036.92万元,同比增长6.02%,占营业收入比重的5.72%;生物化学原料业务实现收入 1,576.03万元,同比下降22.22%,占营业收入比重的2.23%;其他业务(主要为房屋租赁业务和技术咨询)实现收入3,004.09万元,同比增长29.92%,占营业收入比重的4.26%。主要业绩驱动因素包括:

  公司重视对研发持续投入,升级已有产品、提升产品性能、丰富产品种类、推出特色检测项目,进一步补充生化和免疫检测菜单,更好地满足终端用户的检验需求。通过升级迭代化学发光检测系统,拓展新的终端医院用户,建设标杆医院,扩大区域品牌学术影响力,带动产品上量。公司与高校、科研院所和临床医疗机构开展产学研医合作,深入了解临床需求,助力公司新产品开发。公司以学术营销和品牌推广等形式,推进建设营销渠道、维护终端用户,并与具有区域终端资源优势的经销商成立合资公司,带动公司自产产品销售的同时,引入合作方在产品线、营销渠道、终端用户等资源,发挥业务协同和互补优势,适时抓住市场检测需求快速放量的诊断产品的销售机会。

  公司积极调整推广策略,通过线上营销、公众号推文、学术营销、专题沙龙、专家卫星会等多种形式对产品和品牌进行宣传推广,提升学术品牌影响力和终端用户对公司产品的认可。公司加强标杆医院学术建设,积极带动区域品牌学术影响力,及时响应客户在产品使用过程中的需求,提供个性化学术支持,与KOL专家深入合作,建立标杆科研合作医院,推动“利德曼”、 “德赛DiaSys”双品牌融合战略。

  公司优化管理机制,提升运营效率和各子公司之间的业务协同性,针对多地研发资源与产品管线,科学设置产品研发项目管理机制;持续改进产品生产工艺,精益化生产管理体系,释放制造优势、降低生产成本、提质增效;构建供应链管理和CRM系统功能,助力经营决策。建立健全内控体系建设,稳健经营。

  近年来,我国体外诊断行业呈现出突飞猛进的发展态势,不仅检验的范围日益扩大,所运用的分析技术亦愈见多样化,体外诊断行业在试剂、仪器及系统等方面均取得了快速发展。随着我们国家政府对医疗卫生领域的投入增长,基层医疗水平的提升、医疗改革的推进、医疗健康保障的更加完善,体外诊断行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和大量的市场需求,驱动体外诊断产业快速增长。体外诊断作为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防控重要的检测手段,带来激增的检测产品需求。

  国家产业政策的逐步实施,助力我国体外诊断行业长期可持续发展,为我国体外诊断行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等文件明确提出:提高高端医疗设备市场的国产化率,促进进口替代,推进体外诊断产品的自动化、智能化进程。2022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着重强调了要大力开发分子诊断、化学发光免疫诊断、即时即地检验等先进诊断技术和产品;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的通知》,要求全面提升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含中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和发热门诊、观察室服务能力,全面提升急诊、危重病、呼吸、检验等专科服务能力,提高医疗卫生机构实验室检测能力;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印发国家检验医学中心设置标准的通知》,为国家检验医学中心的设置建立了明确的标准,指明了医院检验医学的发展方向,同时也带动了体外诊断行业的产品需求。

  目前国内生化诊断领域国产替代率约为70%,在我国免疫诊断市场中,化学发光已取代酶联免疫,成为临床免疫诊断技术的主流检测手段。免疫化学发光领域国产替代空间仍然广阔,有大量的市场需求潜力,为公司的化学发光产品提供了市场发展机遇。同时,随着体外诊断行业国家集采政策的逐步加速,也为国产替代提供了更多的市场机遇。

  公司现有研发人员73人,占公司总人数的14%;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29人,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占研发人员总数的95%。公司研发团队是构成研发中心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公司研发管理团队由国内外来自体外诊断行业、医疗器械公司、医药公司的资深专家组成,指导各个课题组的科研活动,分别负责临床生化、化学发光、免疫比浊、分子诊断等相关领域的课题和产品研发。公司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合作,承担多项科研课题;公司设有博士后流动工作站,可以为优秀科研人员研发工作提供专业平台。公司建立了中国科学院大学生物工程专业研究生实践基地,为技术研发队伍储备新生力量。子公司德赛系统在全面消化吸收德国德赛先进技术基础上,实现本土化创新,结合国内市场需求,自主开发了反应体系浊度消除技术平台及蛋白质液体稳定配方、高效乳胶偶联技术平台及乳胶稳悬配方,基于该平台自主研发的诊断产品与国内外同类产品相比具有灵敏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稳定性好等明显优势。并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合作,承担多项科研课题,建立合作平台,深入了解临床需求,寻找潜在产品及新的增长点,助力公司创新产品开发。子公司阿匹斯的核心技术人员在酶制剂、抗体及精细化学品等方面有十余年的工作经历,具有丰富的项目管理、研发及生产经验,可提供及时的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能够提高公司关键原料的把控能力。公司生物化学原料的研发和量产可进一步降低自产诊断试剂的生产成本,有力缓解进口原料压力,降低对进口原料依赖的风险,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公司立足于自主创新,以技术平台的建设和持续的技术提升作为开发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的保障。目前公司完成搭建并不断优化的开发技术平台包括:生化和免疫诊断试剂开发技术平台、生化和免疫仪器开发技术平台、生物化学原料开发技术平台、分子诊断技术平台等多个技术平台。公司依托相关平台已开发并上市了覆盖广泛的生化试剂产品线,包括肝功、血脂、炎症、感染类等联检诊断产品,可满足市场上绝大多数客户对生化诊断试剂的需求。在免疫检测领域,公司已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化学发光检测体系和试剂开发平台,通过持续迭代研发,不断提高诊断仪器和配套检测试剂的性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现有配套检测菜单包含肿瘤、甲功、激素、心肌炎症和传染病等,可满足客户对化学发光检测的主要需求。子公司德赛系统研发中心已搭建了成熟完善的高品质产品原料及特殊原料的制备及筛选平台、独有的高效纳米微球蛋白偶联技术平台、体外诊断产品研发平台、临床数据统计分析平台等,为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奠定了坚实基础;并且在技术及工艺等众多环节不断创新,自主开发了系列特殊技术(如针对脂血及异嗜性抗体的消浊系统、液体蛋白稳定技术、乳胶微球稳悬技术等)。目前基于该平台自主研发的诊断产品与国内外同类产品相比具有灵敏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稳定性好等明显优势,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并获德国德赛公司的认可。

  公司研发生产基地采用较高的行业标准,已建成规模大、设备先进、效率高的全自动诊断试剂生产流水线,流水线包括四条平行生产线,配制、罐装、贴标、包装实现全部自动化,拥有250,000升体外生化诊断试剂和2,500升体外免疫诊断试剂的生产能力。公司自产的体外诊断试剂产品具有稳定性好、灵敏度高、有效期长等性能优势。公司通过自主研发和生产生物化学原料有效降低试剂产品关键原料依赖进口原料的风险,从源头上保证原料质量的稳定性,进而保证诊断试剂产品质量。公司依据YY/ T 0287-2017 idt ISO 13485:2016《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用于法规的要求》、GB/T 19001-2016 idt ISO 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及其附录《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现场检查指导原则》、《体外诊断试剂现场检查指导原则》和IVDD 98/79 EC《体外诊断试剂的欧盟指令》等法规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并保持其持续改进。公司医学参考实验室是按ISO/IEC17025和ISO15195及CNAS准则建立和运行,获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可的实验室,为国际检验医学溯源联合委员会(JCTLM)参考测量服务实验室数据库列名机构,已收纳绝大部分与产品相关的国际或国家参考物质,建立并运行16项参考测量程序,涉及酶学、代谢物和底物、电解质和蛋白质。

  公司建立了覆盖全国的营销和技术服务网络,建立了全方位、全时段、全过程售后服务体系,经过多年深耕发展,公司与多家经销商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公司与区域性的经销商投资设立合资公司,依托双方的销售渠道和产品资源更好地服务当地终端医疗机构。子公司德赛系统秉承着“学术带动销售”的销售理念,建立了覆盖全国的营销网络,重点服务超过全国200家三甲公立医院(含全国排名前50医院和当地学术前十医院),对全国排名前50的三甲医院覆盖率已达到92%。公司凭借高技术含量和品质卓越的试剂产品、全国性销售渠道网络和技术服务支撑体系,服务于国内各级医疗机构。

  公司经过多年在体外诊断行业的深耕细作,“利德曼”品牌的诊断产品已应用到多家国内知名医院,在生化诊断试剂领域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在自产化学发光免疫诊断试剂与诊断仪器的新产品领域,随着检测项目的逐步丰富,应用于更多的医疗机构,不断提升公司化学发光检测产品在终端医院的品牌形象。子公司德赛系统经销的“DiaSys(德赛诊断)”品牌生化诊断试剂产品,通过多年贯彻以学术推广为先导的产品营销理念,在国内大中型医院的检验机构具有良好的口碑和市场反响,其优势产品特定蛋白检测试剂前带限高、权威溯源、抗干扰强、精密度好,是全国室间质评中透射方法的主流品牌,特别是特定蛋白系列产品(免疫透射比浊方法)在三甲医院有很高的认可度。全资子公司阿匹斯借助利德曼多年积累的体外诊断行业渠道,持续打造在生物化学原料行业内的品牌影响力。

  公司根据“十四五”战略规划及2022年度经营目标,稳步推进各项重点工作,实现营业收入70,597.6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5.1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627.18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51.00%。体外诊断试剂业务仍是公司营业收入的主要来源,体外诊断试剂业务实现收入61,980.65万元,同比增长28.43%,占营业收入比重的87.79%,主要受本期子公司厦门国拓销售疫情检测产品实现销售收入 25,420万元带动了公司整体营业收入的增长;诊断仪器(含配件及耗材)业务实现收入 4,036.92万元,同比增长6.02%,占营业收入比重的5.72%;生物化学原料业务实现收入 1,576.03万元,同比下降22.22%,占营业收入比重的2.23%;其他业务(主要为房屋租赁业务和技术咨询)实现收入 3,004.09万元,同比增长29.92%,占营业收入比重的4.26%。

  本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减少 1,012.45万元,下降8.50%,主要由于本期子公司厦门国拓代理的疫情防控检测产品为外购商品且采购付款方式为现款现货以及子公司德赛系统向德国德赛采购商品预付货款,故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增加导致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减少;本期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减少17,078.37万元,下降403.45%,主要由于公司完成收购德赛系统、德赛产品两家子公司的少数股权而支付了股权转让款、按照协议支付收购厦门国拓51%股权的第三期股权款、以及向联合医学增资所致;本期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减少52,390.57万元,下降104.96%,主要为相较于上期公司完成定向增发股票募集资金本期减少了筹资活动,导致筹资活动净额同比减少。

  2022年末,公司总资产达到199,713.46万元,比年初减少14.96%,主要原因为本期完成支付收购德赛系统、德赛产品少数股权转让款和厦门国拓第三期股权转让款,上年计入非流动资产 15,000万元少数股权,本期完成股权交割后转入长期股权投资科目,合并层面抵消,以及公司本期计提商誉减值。归属于上市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72,730.47万元,比年初减少5.87%,主要原因是本期净利润亏损、因收购德赛系统和德赛产品家公司少数股权后冲减资本公积、公司完成向上市公司全体股东现金分红导致。

  公司着重提高终端用户营销服务能力,实现内部生免一体化协同,推进经销商深度合作与整合。公司积极应对行业及市场变化,立足主营业务,加强新产品推广及标杆医院建设。持续完善销售计划管理体系、销售及技术的团队和体系建设。通过数字化管理模式、塑造区域重点专题项目、渠道模式转换、小而精发光项目主题ST2等销售模式的转变调整营销销售模式,加强类直销和学术品牌营销。德赛系统秉持学术带动销售的产品营销理念,持续加大公司产品在终端市场的推广力度;加强炎症、免疫、心肌、肝病、肾病等慢病检测指标的推广,加强地区检验学术会及医院内学术报告及产品宣讲,积极推进临床通过指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

  公司积极借助医疗器械展会、行业学术会议以及新媒体等多种媒介进行品牌宣传,拓展公司产品销售区域,加强终端对产品的认可,提升市场占有率及品牌影响力;积极维护客户在产品使用过程中的需求,提供个性化学术支持,加强标杆医院学术建设,与KOL专家深入合作。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参加了第十九届国际检验医学暨输血仪器试剂博览会(CACLP)、2022中国国际心力衰竭大会、2022中国医师协会检验医师年会、第十一届东方检验医学学术会议、2022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第六届明珠检验论坛,积极筹办区域学术沙龙、产品推广等学术品牌会议,并积极协办2022年中华医学会第二十四次全国心血管年会暨辽宁省医学会、2022年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检验医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2022年四川省医学会学术会议、2022年北京整合医学学会血栓与止血分会年会等全国及地区性学术会议,在深度和广度上宣传利德曼专业化品牌形象、德赛DiaSys高端专业的品牌形象,以点带面开展品牌宣传和学术推广活动,提升品牌认知度,并运用新媒体增强专业学术推广,积极推动“利德曼”、“德赛DiaSys”双品牌融合战略、加速营销与销售模式转型。

  公司发挥研发和技术优势,提升自主创新的能力和开发新产品的速度,加快研发成果转化和新产品上市速度。公司研发项目主要围绕体外诊断试剂、诊断仪器及生物化学原料三大领域,各领域主要的研发进展及成果如下:

  (1)免疫诊断试剂方面:化学发光试剂产品取证5项,注册过程中1项,研发不同阶段中38项,本期新增14项。

  (2)生化诊断试剂方面,生化试剂产品取得注册证5项,注册过程中4项,研发不同阶段中37项,本期新增6项。

  (3)诊断仪器方面,CI2000 S及CI1200台式小型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机型进入量产销售阶段。仪器注册过程中1项(CI1200 P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CI2000 P台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级联处于原理设计阶段。研发不同阶段项目6项,本期新增2项。

  (4)生物化学原料方面,在研项目6项,本年新增4个项目;2022年内新上市产品3项(PG1,PGII单抗,p-SCEP)。

  德赛系统发挥研发、技术和产学研医合作开发优势,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新产品开发速度,加大研发投入,推进研发成果转化和上市速度,报告期内共有30个临床生化和免疫比浊产品开发项目处于新产品开发和注册不同阶段,另有6个创新研究课题项目正在进行中,3个新产品取得产品注册证,7个产品取得新产品注册受理证。德赛系统积极与科研院所开展科研合作,着力推进创新研发活动,多年来已经申请并获批立项省部级课题项目9项。2022年,德赛系统有 1项省部级科技项目正在执行中;1项科技课题在验收中。在科技文献发表方面,德赛系统已在国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篇。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及子公司共拥有专利92项,其中发明专利61项,实用新型专利27项,外观设计专利4项。

  在质量管理方面,公司依据YY/ T 0287-2017 idt ISO 13485:2016《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用于法规的要求》、GB/T 19001-2016 idt ISO 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及其附录《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现场检查指导原则》、《体外诊断试剂现场检查指导原则》和IVDD 98/79 EC《体外诊断试剂的欧盟指令》等法规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并保持其持续改进。报告期内,顺利通过TUV监督审核。公司密切关注各级药监部门医疗器械相关新标准的发布,确保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各项活动符合法律法规要求。公司自2022年6月起,对第三类医疗器械产品实施医疗器械唯一标识(unique device identifier;UDI),实施UDI后,运行稳定,实现产品可追溯至最小销售单元。持续提升生产自动化水平,着重优化生产工艺,提质增效;提升小规格、低产量项目的生产效率,生产成本得到有效控制。

  2022年,公司医学参考实验室申请的葡萄糖(GLU)、尿素(UREA)、尿酸(UA)、总胆红素(TBIL)、总蛋白(TP)5个参考测量能力项目扩项评审顺利通过,至此,获CNAS认可的项目达12项,其中尿酸(UA)项目为分光光度法原理的参考测量方法,该方法为国内率先获得CNAS认可的实验室。年内参加2022年度国际临床化学联合会(IFCC)主办的全球最具权威的参考实验室能力验证计划——国际参考实验室质量评估计划(RELA)(18项)和国家卫健委临床检验中心参考测量能力验证计划(7项),全部顺利通过;参与 2项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为白介素 6(IL-6)测定试剂盒(标记免疫分析法)行标起草和葡萄糖测定试剂盒(酶法)(YY/T1200-2013)行标修订;参加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联合定值项目: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国家标准品(15)、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免疫测定用国家标准品(15)、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15)、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国家标准品(15)已正式发布。

  公司完成收购控股子公司德赛系统、德赛产品少数股东股权,实现对两家子公司的进一步控制,有助于推动公司业务整合和协同发展;根据公司“十四五”战略规划要求,公司参股投资深圳联合医学科技有限公司,加快布局分子诊断领域,寻找新的增长点。

  公司有效发挥董事会在重大决策方面的作用,充分发挥独立董事和监事的监督作用。公司持续完善内控体系建设,强化内控管理制度的执行,有效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合规经营。以实现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公司不断加强信息披露的质量和透明度,规范运作水平进一步提升。

  体外诊断行业是多学科综合应用,技术密度高的朝阳行业,其核心价值在于准确、快速、高效、低成本地获取样本临床检测指标。目前全球体外诊断产业已经进入稳定增长期,涌现出包括Roche(罗氏)、Danaher(丹纳赫)、Abbott(雅培)、Siemens(西门子)等一批著名跨国企业集团,这些集团依靠其产品质量稳定、技术含量高及设备制造精密的优势,在全球高端体外诊断市场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跨国企业集团以其强大的财力为后盾,加快全球并购,拓展新业务,进一步扩大体外诊断市场份额,使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随着我国人均医疗支出水平、医疗保障水平以及医疗技术的提高,我国体外诊断行业进入快速健康发展阶段。

  从体外诊断行业细分市场来看,生化诊断产品在我国发展较早,为医院常规诊断检测项目,其诊断设备和诊断试剂已基本实现国产化,仅在设备检测速度和一体化上与国外设备有差距。根据《中国医疗器械蓝皮书(2021)》统计数据预计到2026年,我国生化诊断试剂市场规模将超过450亿元。免疫诊断是我国细分规模最大的体外诊断子行业,化学发光为其主流的方法学。虽然国产厂商在中低端诊断设备和诊断试剂上取得了较好的国产化成果,但在高端免疫诊断市场,是国外巨头垄断的局面,国产化程度相对较低。根据Kalorama数据,2022年国内市场容量接近400亿元。目前罗氏、雅培、西门子、贝克曼四家跨国企业占据了国内化学发光市场70%左右的份额,国产品牌还具备较大成长空间。未来随着国内化学发光免疫诊断技术的发展,进口替代进程将进一步加快。企业对体外诊断技术研发的进一步重视,新技术将成为体外诊断行业持续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分子诊断和POCT未来将保持快速增长。目前国内医院对体外诊断产品的需求呈现两极分化的趋势。高端医院要求高通量、高效率、高灵敏度的检测产品,而基层医院需要速度适中、价格合适、性能稳定的产品。针对这种需求,国内体外诊断产品也将呈现出一体化的免疫生化流水线与即时检验两极化发展的趋势。

  为鼓励我们国家医疗器械行业,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行业发展政策,加速发展体外诊断仪器、设备、试剂等新产品,多个政策文件中明确提出研发一批重大疾病早期诊断和精准质量诊断试剂以及适合基层医疗机构的高精度诊断产品,提升产业竞争力,推进体外诊断产品的自动化、智能化进程。随着我国体外诊断产业集中度和竞争实力稳步提升,与国外企业差距在缩小。伴随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逐年深入,带量集采将是整个医疗行业发展的趋势,企业间将出现分化及向行业头部集中,体外诊断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格局。

  根据公司董事会制订的“十四五”战略规划,明确公司以“深耕专业诊断,提供信赖服务,以生命科学改善人类生活”为愿景,以“技术创新驱动诊断业务发展,打造高质量、全产业链布局的专业化诊断公司,持续为客户提供高性价比的产品与服务”为使命,致力于将公司打造成为“全面布局、技术驱动、营销领先”的优秀的体外诊断企业。公司在夯实生化诊断与化学发光业务的主营业务同时,积极拓展分子诊断和POCT等高潜业务。一方面,公司以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为核心,持续打造体外诊断产品的自主研发创新能力;不断完善在体外诊断产业链布局,持续对核心原料研发自产,保证产品品质;借助在生化诊断试剂领域的行业领先优势,推动化学发光诊断等新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另一方面,将分子诊断和POCT等技术作为公司未来战略的重点方向,不断深化布局全国性的营销渠道和技术服务网络,以临床检测需求为导向,通过提升临床价值带动终端产品销量。

  结合目前国内体外诊断行业发展现状和公司自身资源,公司将持续推进整体战略目标的落地。首先是专注产品端,完善产品体系布局与研发体系管理,扬长补短,导入联合研发及委托研发理念,大幅提升新产品落地速度;其次是重塑营销网络,推进营销能力建设,整合客户资源,发挥渠道优势,以终端用户为本,提升关键用户核心作用;再次是优化现有生产体系,加速推进降本增效,全面实现智能化、信息化制造,加大工艺升级投入;最后是全面提升运营效率,优化公司运营体系,完善科学管控,建立人才体系,盘活固定资产,构建投资并购能力。2023年经营计划如下:

  公司将拓宽研发方式和研发方向,通过与其他公司的联合研发或委托研发方式,快速进入IVD新领域,如流式细胞仪领域、分子POCT领域、原料细分领域,公司原有研发团队应着重夯实现有生化试剂的领先优势,化学发光新产品的逐步上量。生化试剂领域,北京利德曼和德赛系统子公司加大协同合作力度,着力于临床生化和免疫比浊产品开发和产业化推进,以市场导向为重点进行新产品开发,加快新产品设计开发输出与转化推进速度。化学发光领域,试剂研发将着力在心肌菜单及炎症、自免疾病等特色检测菜单的进一步丰富上,努力推动创新特色项目的注册与上市工作;仪器研发应把握化学发光产品国产替代的机会,加速产业化落地。生物化学原料方面,子公司阿匹斯延伸免疫原料业务,提高生物化学原料的研发投入,进一步提高抗体研制能力,强化原料在试剂产品中的优势。全资子公司广州利德曼作为分子诊断项目、POCT项目研发和新业务承接载体,发挥区域产业资源优势,同时,也积极关注宠物诊断领域。

  一方面依托利德曼和德赛系统、各区域合资单位现在有营销网络及核心用户资源,发挥核心用户和渠道的优势,全面贯彻“学术带动销售”的营销策略,并因地制宜的制定符合区域需求的精细化营销策略,通过提高对终端用户的服务支撑能力,进一步稳定现有营销网络和市场占有率,并逐步融合公司营销网络及营销团队;另一方面依托合资公司和以省为单位的主力经销商,加大在高潜业务的投入,并努力营造全方位服务于终端用户的商业模式,应对带量集采政策,积极与医药行业流通企业开展合作,开拓海外市场。

  最大化利用现有生产体系,加速推进降本增效。公司将优化管理机制,提升内部运营效率,实现从产品策划、研发生产、销售复盘的完整价值链条评价体系。针对多地研发资源与产品管线,梳理研发资源和生产资源,实现协同。优化升级供应链管理和CRM系统,推动销售端的信息化模式改革,落地新一代供应链平台和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加快信息化升级转型步伐。基于信息化系统和数据分析实现公司在财务、人力等方面的管控能力,助力提升经营决策能力和水平。

  公司继续拓展、深化与国内外同行业上下游优秀企业的合作,以实现体外诊断上下游资源共享共赢。公司在保持快速内生发展的同时,将投融资与产业发展相结合,通过并购、合作、整合等多种手段,审慎寻求与公司主营业务具有良好协同性的标的资产,融合专业技术和优秀人才资源,加速产业布局,促进产业资源的有效协同,夯实产业生态布局,实现对公司产品、技术和产业链的拓展。

  公司将强化公司治理制度建设,不断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完善公司内控体系建设,降低经营合规风险,实现科学管控。进一步落实内部审计各项工作要求,压实内部审计的内部监督责任;强化投资者日常沟通,提高信息公开披露质量和公司透明度,准确、及时地传递公司信息,保护利益相关方知情权。

  报告期内,公司围绕“十四五”战略规划,积蓄人力资本、整合组织流程,规范企业管理,包括:人力资源的招聘与配置,包含人才供给规划、人才补充规划;加强人才保留与发展,识别重点岗位和重点人才,优化薪酬体系、建立激励机制;贯彻精益高效原则,协助做好组织内的横向协调和纵向报告工作,配合推进组织整合,稳定优秀员工,稳定组织;着重加强营销团队建设,打通整体营销体系,优化跨部门协同机制;完善人才服务与激励机制,明确人才标准体系、人才评估与发展体系。

  公司已在本报告第一节部分对公司未来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实现产生不利影响的风险因素进行了详细阐述,请投资者注意阅读。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中 关 村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利德曼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更多

  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