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高校四大核心工作之一,科学技术工作一直是每位大学管理者关注的焦点。然而,不一样的层次、不一样的大学,对于科技管理工作的要求也有着各自的差别。那么,针对目前占国内高校比重最大的地方高校而言,他们的科技管理工作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不久前在北京工业大学召开的2015年全国地方高校科技管理创新论坛,便力图解决这一问题。而在这次会上,来自高校管理不同层面的声音也为这一问题求解出了不同角度的答案。

  据统计,目前我国共有各类型大学2700多所。这其中,地方高校的数量要占到总数的95%以上。如何通过高水平大学群体引领整个地方高校的发展,是教育管理者长期以来追求的一个目标。论坛上,教育部科技发展司司长高润生表示,在“十三五”期间,对地方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水平大学发展的规划,将在我国整体教育规划中占有更重要位置。

  在讲话中,高润生表示,目前高等教育整体面临着很多挑战,这中间还包括“十八大”提出的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策略的新任务;已确定进入综合改革新时期的高等教育对高校科学技术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此外,全方面推进依法治国对高校实施规范化管理也提出了新挑战。然而,遗憾的是,目前国内高校在科技发展中,还面临着一些现实挑战,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是国内高校的科技资源集中度不够,还存在着封闭、分散、低水平重复问题。”高润生说,这是一个都会存在的问题。

  其次是科研项目的聚焦度不够。他介绍说,如果从重大原创性角度来看,目前国内高校整体科研项目中,重大原创性的程度很低,可转化成果的成熟度同样不高,聚焦度不够。在形式上更多是以发表文章为主,这显然不足以满足现阶段高校科研工作的需要。

  此外,国内科技评价体制也存在适应度不够的问题。在这一问题上,高润生表示,目前我们的评价方法还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单一,主要以同种量化指标为主。“在未来,国内评价机制改革方向将转向以创新、质量和贡献为主。”

  比如在高校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方面,2014年,有关部门就对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作了明确的考虑。高润生介绍说,未来高校的主要定位将以基础研究的自然科学基金为基础,另外再承担部分国家重点专项,而重大专项将基本上移到产业部门。

  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过和地方财政对知识产权都是按照国有资产处理。今后,这些项目的处置权、收益权和分配权将全部下放到学校,由学校自己处置,从而有利于高校营造良好的成果转移、转化的政策环境。

  最近一年,北京工业大学科学技术发展院常务副院长石照耀拜访了数十所高校,与许多高校科研处长或主管科研工作的校领导进行了交流。在他看来,目前地方高校的科技改革迫切地需要推进,而且很多学校也的确是发自内心地希望改革。

  “首先是科技改革能激活教师的科研积极性,这是个体性问题,也是改革的基础;其次,科技改革也可以更好地组织科研团队并整合资源,更好地出效益;同时,科技改革也可以以需求为导向,解决目前及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的科技发展路径问题。” 石照耀说。

  在他看来,至少在现阶段,地方高校科研在改革的进程中,还存在着“量”与“质”不均衡,机制、体制不健全,以及效率低下等弊端。而要解决这样一些问题,必须要健全高校的科研组织。

  “高校的科研组织方式包括全校范围内的宏观层面,以及微观层面的基层科研组织形态。在国内多数高校中,这两个问题都没有被完全解决。谁能够先解决好,谁就能获得发展先机。”石照耀说。

  在发言中,他表示,高校科研组织的最高境界,是学院只负责教学,科研由全校进行统一管理。教师的教学岗位归院系,科研岗位归重点科研基地,教师的科研课题根据需要与兴趣,在全校范围内进行自由组合。

  “科研归全校统一组织,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探讨研究中心直接面向学校实施科技活动;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之下的研究所或研究室成为基层科研组织单元。这是科研组织的必由之路。目前国内已有学校在进行尝试,我们应该在这方面作更多努力。”石照耀说。

  石照耀所在的北京工业大学科学技术发展院的前身,实际上的意思就是该校的科技处。2014年9月,北工大决定撤销原科技处,成立科学技术发展院。其目的是通过整合校内外各种资源,形成推动科学技术研究发展、促进科研成果应用的新格局。

  “科学技术发展院负责从科研项目的争取立项到验收鉴定、申报专利和奖励,直至后续产业化工程与应用转化的全过程,实现对学校科技活动的人财物的专业化、职业化主动服务,整合管理科技服务资质和专职科研编制人员等工作。” 在发言中,北京工业大学主管科学技术工作的副校长聂祚仁如是说。

  事实上,针对目前高校科技管理的新形势,不同高校都针对自身特点,进行了不同尝试。在论坛上,清华大学科研院科研项目部常务副主任朱付元也介绍了清华大学在科研管理方面的情况。虽然清华并非地方院校,但其一些做法也很具启发性。

  比如,朱付元表示,目前清华科研工作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在政府科研机构之外,扩展非政府的联合科研机构建设。据统计,截至2014年,该校与境内外企业和事业单位合作建立的联合科研机构共有107个,协议总经费近32亿元。“对于学校来说,这种联合无论对资源开发还是人才教育培训,都是很好的补充。”

  他坦言,清华此举是想把境内外各种资源加以整合,共同开展研究。“现在大家有一个共同的感受,那就是在现行体系下,开展纵向项目所遇到的困难会更大。在此情况下,我们大家都希望把学校纵横向打通,同时希望政府类和非政府类科研机构之间实现互补,最终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移。”朱付元说。